今天是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四十周年纪念。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女排世界杯上以全胜战绩登顶,首夺世界冠军,也实现了中国竞技体育大球集体项目世界冠军“零”的突破。在过去的四十年间,中国女排创出“五连冠”以及“十冠王”的辉煌战绩,女排精神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一面旗帜。以下十张图,带你穿越时空,看看中国女排这四十年有多厉害。
1981年11月6日到16日,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以七战全胜的战绩首夺世界冠军。
1982年,中国女排在秘鲁利马举行的第九届女排世锦赛上夺冠。
1984年,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首夺奥运冠军,实现三连冠。
1985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答碰世界杯上以七战全胜再夺冠军,成功卫冕,同时也成为世界排球史上之一支连续四次夺得世界大赛冠军的女排队伍。
1986年,中国女排在第十届女排世锦赛夺冠,荣膺创历史的五连冠。
2003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时隔17年重夺世界冠军。
2004年,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第二次登上奥运更高领奖台。
2015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世界杯冠军,距离上一次夺得世界三大赛冠军已经11年。
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第三次登上奥运更高领奖台。
2019年清神谈,中国女排在第13届女排世界杯夺冠,荣膺世界三大赛“十冠王瞎局”。

1983年没有举行女排世界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在袁伟民的指导下开始腾飞。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在日本举行,比赛采用单循环制,经过了7轮28场比赛,中国女排以7战全胜姿态,压倒卫冕的主办国日本,获得冠军,成为中国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中的首个世界冠军。
从此次比赛开始,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界锦标没铅赛和奥运会上五基消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之一支连续五次夺冠的队伍,奠定了中国女排世界强队的地位。五连冠分别是: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搏察知锦赛、1984年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锦赛。
1980年代初的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三连冠和五连冠的成绩,中国女排成为了当时中国人的模范和骄傲,更是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
在谈到女排世界杯夺冠后的点点滴滴,郎平指导配明腊也是感慨万千,特别是在决赛过后的颁奖典礼上,郎平指导不顾组委会的规定坚持16人参加颁奖的决定更是引发了球迷的热议,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
郎平为何不顾规定坚持16人参加领奖呢?
在日本女排世界杯对阵阿根廷的比赛结束后,中国女排锁定了女排世界杯的冠军,可是这时候难题出现了,中国女排报名的球员一共有16名,而按照大赛的规定,却只有报名当场比赛的14名球员能够走上领奖台,享受胜利的喜悦。
如果从16个球员中选择14名球员走上领奖台,看着女排姑娘渴望的目光,郎平指导很难取舍。因为每一场比赛进入14人名单的球员都不同,这个世界杯冠军是大家争取来的,不让谁登上领奖台都是不公平的事情。
此时郎平指导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和大赛组委会协商让16名球员都站上领奖台,但是因为此前没有这样的先例,日本主办方也很犹豫,甚至想拒绝,可是郎平再次展现出铁榔头的精神,在郎平的坚持下,16名球员一起站上了领奖台享受这份喜悦和荣耀。
郎平为何要不顾规定坚持这样做呢?首先是女排一个都不能少。虽然大家的上场时间不同,但是在郎平指导的心目中,每一个女排姑娘都是一样的,就像赛后***记者崔磊说道:当你把14名队员全换上场,当时我特别感动。听到***记者的话语后,郎平指导立即纠正崔磊:是16名队员。是的,在郎平指导心目中女排的姑娘都是自己的女儿,谁也不能少。
其次是郎平指导细腻的心思。郎平指导也是运动员出身,她深知运动员对于这样时刻的渴望,这是姑娘们还应该得到的荣誉和待遇,让谁坐在场下,都会对于她的生涯,甚至人生造成影响。经历过,才知道艰难和不易,这也是为何郎平指导会不顾规定,坚持要16名球员上台领奖的原因。
一个都不能少!
***记者,曾问郎平14人参加比赛有何看法。郎平指导马上指正他的问题,我培滑们是16人参加比赛,都不容易。对,本届世界杯,郎平指导是带了16人参加,一个都不能少。
请记住中国女排这16位姑娘,不要忘记,她们是:曾春蕾、杨涵玉、朱婷、张常宁、李盈莹、刘晓彤、刘晏含、袁心玥、颜妮、王媛媛、郑益昕槐哪、龚翔宇、丁霞、姚迪、王梦洁、林莉。
感谢郎平指导,我们也庆幸中国女排有郎平指导的带领,最后也期待在明年的奥运会上,郎平指导能够带领中国女排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