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教练技术(教练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2023-04-11 23:29:53 体育资讯 maimiu

教练技术理论课程(CoachingPrinciples,简称CP)是为有志于成为教练型领导者提供的关于教练技术的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课程涵盖了成为一名专业认证教练需要掌握的理论基本功,并合理配合课堂真实案例演练与后续的导修跟进等大量客户实际操作机会,是成为专业教练、掌握教练之道的核心关键步骤之一。

教练技术理论课程(CP)是个独立的理论课程,它更多的聚焦于技术层面。因此,课程当中提供的教练理论与丰富的教练技法也对于改善日常管理难题有另辟蹊径的意义。

1、聆听——从对方的叙述中了解他的目标和现在的位置。

2、发问——通过提问帮助对方挖掘自我盲点,发现他的潜力所在。

3、区分——让对方更加清晰:哪些行为是对自己的目标有用的,哪些属于“添乱”之类。

4、回应——发挥镜子的反射作用,及时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

1、清晰如何运用教练的四种能力:聆听、发问、区分、回应

2、清晰教练的四个步骤及如何运用使之效益更大化

3、了解教练的背景与管理趋势,有效领导员工

4、掌握设定目标的系统,教练客户达成成果

5、提升情商并建立一个健康、有效的教练关系,有效提升人际关系

6、运用激励与挑战支持您自己和身边的人达成目标

7、通过身心语捕捉身边人的反应,有效支持教练的过程

8、清晰如何在企业中推广教练业务及教练文化

9、清晰教练理念及操守,缔造教练行业的专业性

10、培养管理者刚性管理能力(权力领导力)与柔性推动能力(非权力领导力)

11、掌握一套从精准目标到行动跟进的教练 ***

12、掌握一套问题处理与决策的教练 ***

13、大大降低管理者 “忙累烦”的透支状态

14、打破科技员工的盲点,启发自主管理的智慧

15、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提高员工工作成就感

教练技术在欧美企业界被广泛运用,美孚石油公司、IBM公司、宝洁公司、爱立信、英国航空公司、柯达公司等多家国际著名企业都在内部推行教练文化,国内不少企业从 2005 年起也积极引进教练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教练技术中核心的四大步骤

在教练他人的实际过程中,教练与被教练者的教导谈话有明确的步骤: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客户投诉对其主管陈明的不满,还气冲冲的说要把他开除。这就这件事情跟教练进行了谈话:

教练:现在的心情怎样?

客户:当然很生气,恨不得把他大骂一顿。

教练:在这件事上面,你想要的结果是什么?(理清目标)

客户:我想快些解决问题。

教练:解决问题一定要愤怒吗?(反映真相)

客户:不一定。

教练:我理解你现在这种心情,那你现在这个情绪下做决定,能解决问题吗?(反映真相)

客户:可能会很冲动,不够冷静去处理。

教练:那你想抱着怎样的心情去解决问题?(迁善心态)

客户:也许我该理智地去看看这件事情。

教练:是什么导致你想把主管辞退?(反映真相)

客户:他在工作上不负责任,先不说他最近经常迟到,就近几次订货失误,弄到客人落单也涌如期交货;不但做不到生意,同时也影响公司形象。

教练:大概什么原因导致他会这样?(反映真相)

客户:我当然没时间去问他啦,这么多东西要处理,最初大家说好了,我负责对外,他负责对内,谁知他现在自己负责的也做不好。

教练:他知不知道这个情况以及后果?(反映真相)

客户:他应该是知道的,不过他的为人像一条牛一样,只会盲做,不会看大局。

教练:那么他是知道这个影响还是不知道?

客户:他知道他做借了事,但我想我没有跟他说清楚影响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也没有耐性跟他谈,他老像听不明白我的意思。经常迟到我就心里窝火,每次骂过他都不改,我真的没耐性跟不上进的人沟通。

教练:听出来你似乎对他有一些不满。既然你这样不满意他,那么当初为什么你会聘用他的?(反映真相)

客户:当然这家伙也有优秀的一面,他为人可靠,很拼,对人也挺好的,处理钱财方面可以信任,令我很放心,与客人的相处也是不错的。

教练:听你这样一说,他也有好的方面,那这几次是什么原因导致订单失误呢?(反映真相)

客户:详细情况我也不太清楚,我老是在外面跑,不过好象有一次供应商的供货延误;还有两次是数量及折扣上的问题,耽误了交货期。

教练:这件事是不是全部是他的责任?(反映真相)

客户:也不全是,不过交货失误真的是让我火起来了。

教练:好啦,如果现在你把他开除了,会有什么问题?(反映真相)

客户:一下子把他开除了,他的工作便要由我兼任,并且他跟供应商的关系也很好,可能我要花一些时间去弄好关系,减少了我在外接单的时间。

教练:这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反映真相)

客户:不是啊,留他下来也是好的,起码我不用从头开始再去训练一个新人。

教练:那你把他留下,他没有改变,下一次再有这个事物情况出现又怎么办呢?并且你又没耐心跟他谈话,那怎么办?

客户:我会耐心去跟他谈的,包括跟他谈他经常迟到的原因,其实我也没怎么关心过他,就是把所有店内的工作全部交给他,也不知道他做得开不开心。(迁善心态)

教练:所以,你觉得你跟员工之间哪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反映真相)

客户:就是相互了解和沟通,——我没什么时间在店里面,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怎么样,他们也不了解我的心情,我的烦恼。

教练:距离上一次你跟他们沟通有多久?(反映真相)

客户:差不多两个月了,其实也应该跟他们聚一聚,吃一顿饭,大家多沟通了解。

教练:好了,你现在看到公司的情况啦,下一步应该怎样做?(制定计划)

客户:明天下午跟主管沟通,然后在周末大家吃一顿晚饭。

教练:你想沟通的话,有什么结果?(制定计划)

客户:对他的工作情况了解多一点,知道公司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可能他会有一些意见给我,也可以跟他共同去解决问题,让以后的货期不会延误。

教练:好的,你现在心情怎么样?

客户:好多了,问题应该可以解决啦。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剖析这四大步骤:

教练起到一个指南针的作用,事实上就是指出了教练在帮助被教练者理解自身目标,并清晰其自身目标的作用。

关于目标,我们需要了解:

成功等于目标,一切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目标就是一切;

计划为目标而制定。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目标负责任;

当你选择了一个目标,也就差不多选择了相应的结果;

当你有一个目标,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为什么有这个目标,比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更加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问题就是你的目标和你的现状之间的差距所在;

没有目标的人,也没有什么问题。

障碍来自于你的注意力在目标之外;

如何发问来理清目标?教练可以问这些问题:

反映真相,事实上是教练的镜子作用——努力让被教练者认识到自己目前所处位置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让他知道这个差距不是问题,正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所以,教练的反映真相有两个方面:

目标的 *** ART原则

界定问题

世界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常用四个问句协助企业找到真正的问题:

彼得杜拉克不替客户“解决问题”而是“界定问题”,帮助客户认清问题、找出问题,然后让客户自己动手去解决最需要处理的事。

因此我们只要界定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明确化、重要化,那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教练他人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原理,因为问题就是认清明确的目标和现在所处位置的差距。

关于收集信息的发问:

关于理清问题真相的发问:

迁善心态,事实上最重要的是要首先了解什么是心态,然后才是洞察别人和自己的心态,并为自己的态度负责任,最后才能谈得上迁善心态。

在此,我们还要学会区分什么是心态和态度。

态度来自于心态。态度是个混合词语,它既可以说是行为态度,也可能是指心态。

心态是内在的,而行为态度则是外显的。更重要的是,行为态度常常是心态的外在表现。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父亲,他的心态是慈爱的,然而外在行为上对待儿子的态度却可能是温和的却也可能是严厉的。

所以,一个人的心态并不等于行为显示出的态度。

在对待员工的心态培训上面,很多企业付出了很多培训费用,但常常收效甚℡☎联系:。是因为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心态。

因此,如何洞察自己和别人的心态,就是需要去洞察那份对自我的认定、信念和价值观,并培养出同理心——感受到自己和对方的情绪的能力。

心态是一切的根源

有些家长问孩子“1+2=?”时,小孩回答“等于5”, 家长们可能会很生气,骂自己小孩“怎么那么笨”;

相反,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却很有一套,当小孩同样回答“1+2=?”的答案是“等于5”时,他们会告诉回答错误的孩子说:“你的回答离正确的答案又近了一步。”并用鼓励和诱导的 *** ,和孩子一起找出正确的答案来。

所以,同样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在不同的家长那里,能有不同的教育意义,取得不同的教育结果。

还有很多时候,家里的小孩在外面和别的小孩打架,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地跑回家。某些父母要么恨铁不成钢,让儿子再受一顿训斥;要么则是马上找到对方家长理论:“把你们家小孩管好!”

但是换到了另外一些父母,则又完全不同了。他们会首先用同理的声音去问、去了解自己孩子在外面打架的原因,更会问儿子:“接下来你想怎么处理?”要是儿子想邀两个“死党”去报复,父母会接着问:“你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你愿意为这样的结果负责吗?”

他们可以让小孩从这件事情中学习,学会自己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学会让他自己去做决定,要小孩逐渐清楚结果,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人生的每件事情,无不是一个决定,一个选择。包括我们的心态,其实是我们潜意识的一个个习惯选择。我们有没有为我们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很多时候,具体采取什么态度未必是之一位的,但你要清楚自己的状态和选择,为自己的态度负责。

有一次,我在听一个演讲。内容精彩,会场里鸦雀无声。谁知正好听到节骨眼上,一阵刺耳的手机 *** 在旁边响了出来。

“这个人怎么这么可恶,居然不懂礼节?”我一边想一边扭过头,恶意地盯着那个人。只见那个人一脸“尴尬相”,这个人自己也感到歉意了,这却突然让我有所领悟:“由于这个手机 *** ,我脑海里立马就有一个看法,弄得我自己不开心。其实,我再怎么嗔恨,那个声音只是一个手机的 *** 而已。”我转而又有点自责,怨自己在这件这么小的事情上面沉不住气。

一个小小的手机 *** 引发了我事后对自己心境的深深觉察。其实,不开心也好,状态差也好,心境也好,很多时候不都是自己选择的吗?

像任贤齐在一首歌里唱的“所有问题都要自己扛”。”佛家说:“境由心生。”

自己的心态其实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不是吗?

案例:清楚选择,减少恐惧

有一位公司经理,生意上遇到了困难。为了摆脱困境,他想找另一位老板合作。不过,以前他和那位老板打交道时,人家好像对他的生意不怎么感兴趣,也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找他?不找他?被他打发走怎么办?”这个“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让这个经理茶不思、饭不香。

教练听完这位经理的叙述后,教练他说:“对方还不知道你有这个想法,根本不知道你要和他合作呢——你都已经替他决定好了,那还谈什么后面的事?”

经理:“可是过去我找过他,他似乎对我的生意不太感兴趣。”

教练:“我理解你的担心,你要的是尽管担心但是得到成果,还是没有任何担心但是得不到成果呢?”

经理:“当然是得到成果。”

教练:“既然如此,担心有助于你达成你要的成果吗?”

经理:“不会。”

教练:“你去找他,你认为更大可能谈成生意的机率有多大呢?”

经理:“我想只占大约30%吧。”

教练:“你去,仍有30%的希望谈成,但如果不去找他谈,那还会有希望吗?你在多大程度上想挽救你自己的公司于困境呢?”

在教练的鼓励下,这位经理终于去找老板谈了,结果竟谈得很好。

显然,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被自己吓住”了。大家常常会给自己做些假设:我做不好怎么办啦?做不成功太没面子了吧?看样子,这桩事情要“黄”了吧?这种内在的恐惧,阻碍了人的潜力发挥,阻碍了我们看到我们想要的成果。

教练不会为你做任何决定,他是要帮助你把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把阻碍减到更低。

教练在迁善心态上的发问:

迁善心态

发掘可能性

教练技术的一大特点也在于重视结果,教练要督促被教练者达成其目标。所以当被教练者目标得以理清,真相得以反映,心态获得了迁善,那么如何检验教练的成功,还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要被教练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计划是目标得以理清之后的更具体和细化。

如何督促被教练者制定计划,保证它的实现,NLP“上堆下切法”非常有帮助,这个技巧我们在后面检定语言模式中将重点介绍。

在教练中制定目标行动方面的发问

激励/挑战

行动计划

绩效教练

在参加陈明延老师的培训之前,对于教练技术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首先,什么是教练?教练不会告诉你答案, 而是通过,聆听、发问和被教练者对话,激发被教练者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决定。

教练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被教练者想要达到的目标(Goal)、现状(Reality)以及二者的差距(Gap)。之后 扩展思维, 开阔眼界列出可能的选项, 提供反馈,最终帮助被教练者找到答案。回顾答案是否满足被教练者的需要。

例子,当你看到一个画面,明延老师躺在提上, 旁边有一滩血,旁边停着一辆车。你想到了什么?

现实(Reality) ——也就是通常我们的之一反应

1) 明延老师被车撞了,受伤了(或者死了)

2) 明延老师在修车(一位同学的答案)

总之,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发生了严重车祸。

事实(Facts)

1)地上躺着一个人,旁边有一滩血

2)旁边停着一辆车

真相是什么呢?老师:我被别的车撞到了,有一辆车开过来询问要不要帮忙

瞬间感觉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这确实是我们通常获得信息后的反应,根据自己的经验,社会经历, 教育背景等等做了判断。 这是教练技术中应该被避免却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A 同学说, 这个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作为教练, 可以问他:那你想/会怎么办?(会激发A同学思考)

另一种办法就是——婴儿一小步(babystep),只要不认为自己还不如一个婴儿, 那么思考就会继续。

通常情况下, 我们没有办法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做, 而是我们能想到的选项都被自己否决了。不要畏惧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哪怕那你感觉那些选项有点蠢或者幼稚。

人们在面临困觉得时候, 往往是处于习惯性或某种定式思维。教练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来帮助被教练者打开视野,拓宽思维,考虑目标的利益相关者。

例子, A *** 的老公找小三, 遭遇背叛的A *** 考虑要不要离婚?

此时A *** 如果不离婚, 她老公还可能继续找小三,这不是A *** 想要的结果;

而如果A *** 离婚, 她5岁的女儿将失去父亲;

如果A *** 为了女儿包容丈夫的出轨, A *** 委屈不开心;

作为教练, 可以问

1, “你选择离婚, 你有考虑过你的女儿么?"——因为A *** 说出离婚的时候,可能都 忘记了他们还有个女儿。

2、“你丈夫要如何改变或者怎么做你愿意原谅他, 再给他一次机会?”

离婚或者不离婚最终的负责人都是A *** 自己, 所以教练帮助他打开思路, 但是避免引导性提问, 把对方待到你想去的地方,导致被教练者作出不能自己负责的选择

例如: 教练给feedback:“既然你不想原谅你老公, 那你是更倾向离婚么?” A *** 最后离婚了,但是几个月后他后悔了, 她会想到教练当初的话, 而抱怨教练, 不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教练技术的核心: listen to learn,专注发展,着眼未来

你将继续做什么?what are you continute doing?

你将停止做什么?What are you stop doing?

你讲开始做什么?What are you start doing?

那些可以被coach,

1、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不知道那个解决方案更好

2、个人发展大于绩效表现

3、有自我觉醒的意识

而那些不可以?

1、 事实是不可以被coach的

2、已经做出决定的是不能被coach的

3、情绪不在正常状态的时候不能被教练, 比如大哭,悲伤, 生气

4、紧急情况下

教练技术能够存在并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因:

发掘人们的潜能

表现=潜能-干

阅读《人本教练》四个教练技巧

 

    人本教练模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教练归纳成四步教练技巧:厘清目标、反应真相、心态迁善和行动计划,这四个步骤是一个有效的闭路循环系统。

        因为教练关心的是未来——我们将创造什么?所以目标变成了教练技术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抓手。当有人和我们谈起他的困惑、问题和烦恼的时候,作为教练我们之一时间就要具备一种切换能力,就是把他的问题转换成为他的目标。当我们用这种切换方式帮助对方时,就是帮助他在“厘清目标”,通过价值观的切入、探寻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目标,再帮助他做一个目标的聚焦和筛选:1、你认为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2、对你来说什么是你真正最渴望的?这样确定的目标就比较精准了。

      当教练确定完他的目标之后,就可以进入到第二步“反应真相”了,看他现在的现状是什么样子?目前在哪里?继续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和努力才可以达到?教练需要评估一下他的现状和他目标的差距。

        教练要像一面镜子一样去看到对方现在所处的位置,不同的人他的状态是不同的,有的人是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是万能的,目标非常高远,教练这个时候要用“反映真相”帮他看到他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有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一个很小的目标都没有信心去完成,这时候教练也是用“反映真相”让他看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巨大的资源和可能性。 真相很多时候是通过这种探寻和反映他心态的真相看到他对这个目标的渴望程度。

        第三步:心态迁善,当出现一种比较自信有勇气去挑战的心态和一种感觉自己没有自信感觉很困难觉得不可能的心态,这两种心态教练就可以去调整一下叫“迁善”。当你发现他的内心有很多限制性信念或主观判断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心态上去调整,可以用回应、超维、转换时间空间、切换主角的方式得到对方的回应,所以回应的目的就是为了迁善。让他看见可能性从而对这件事产生新的认识和看法。重点在于用共情或同理心的方式进入到对方的世界,先是聆听,之后做发问和区分然后给到对方有力的回应,让对方信念系统得到调试,然后将想法转变。

        第四步:行动计划,所有的教练过程到最后一定要落在行动计划上,心态迁善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想法变成行为,行为变成结果,如果没有行动你的想法都毫无价值,所以教练最后是通过行动计划体现价值的。我的行动计划是什么?我接下来要做一件什么事?我的之一步是什么?我用多长时间完成这件事?需要别人监督完成吗?

        行动力的提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你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动权和你的方向盘。教练的四个步骤就像春、夏、秋、冬一样是有一个逻辑关系的,是承上启下的。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教练,最核心的条件就是从知道到做到!

教练技术

我们学习了HCP的总纲及基本理论、教练能力的聆听和区分。

通过总纲我们了解到:

改变的模式及什么是启发的状态

兼顾 反思、辩护和探询

教练和顾问的不同侧重点

做为一名教练最重要的是懂得区分什么情形下该用教练,什么情形下该用顾问

什么是教练;

教练的核心聚焦在信念层面(眼睛图/心智模式);

关于人的著名公式P=p-i;

教练技术的起源和ABC理论;

耳熟能详教练的3个作用

1镜子2指南针3催化剂;

容易懵逼的推论的阶梯

教练的一个前提假设和六项基本法则

一个前提

人是可以改变的

六项基本法则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

辨证统一系统平衡

教练和心理治疗的区别

教练的对象是心智正常的的人

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

教练能力之聆听

约哈利窗  公开的部分越多潜能越大

聆听是有方向的听(听+区分);

听些什么:内容(资料)音量节奏音调

3R技巧

Receive  接收  听全部内容

Reflect 反馈 你讲得太快了我没有听清楚……

Rephrase 覆述  你刚才是不是说……

聆听些什么

情绪:是用来表达出发点

假设:是用来维护出发点的  A=B

出发点:动机,目的;

教练能力区分(上)

区分:通过聆听输入后经过运作再有效输出的过程;

区分是教练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聆听发问和回应,都是围绕着区分来进行的。

区分的作用

协助对方提高对自己的了解

协助对方清晰自己的位置

开拓对方的信念范围

支持对方迁善心态

区分的方向

上堆下切

向上归类  强调目的、价值和意义(角度宏观)

向下分类  指向明确特定意思(细分中国人很擅长)

横向类比  同一层次的其他选择(开拓信念范围)

推论的阶梯(从下往上)

推断出结论从而确定信念(形成信念,个人的BVR系统)

产生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感受)

添加意义形成看法和假设(主观演绎)

从个体的角度选择资料(所见所闻)

原始事件、资料和数据(客观事实)

区分最难的是:信念(A=B)

区分后的结果:A=B=C=D

六个区分(六脉神剑)、六项基本法则和六个理解层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态度(Attitude) 

体验/概念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2.规条(Rule)

结果/原因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3.信念(Belief/Velue) 

事实/演绎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4.动机(Motive) 

目标/渴望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5.身份(Identity) 

角色/自我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更好的选择

6.系统(System) 

整体/局部 辩证统一系统平衡

好消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区分能力

坏消息:每天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成为大神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操练自己的能力:Be先成为(心态上),Do再操作(行为上)Have后拥有(能力上)

   

  教练能力之区分(下)

推论的阶梯(从下往上)

推断出结论从而确定信念(形成信念,个人的BVR系统)

产生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感受)

添加意义形成看法和假设(主观演绎)

从个体的角度选择资料(所见所闻)

原始事件、资料和数据(客观事实)

区分最难的是:信念(A=B)

区分后的结果:A=B=C=D

六个区分(六脉神剑)、六项基本法则和六个理解层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态度(Attitude) 

体验/概念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2.规条(Rule)

结果/原因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3.信念(Belief/Velue) 

事实/演绎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4.动机(Motive) 

目标/渴望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5.身份(Identity) 

角色/自我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更好的选择

6.系统(System) 

整体/局部 辩证统一系统平衡

教练能力之《发问》问些什么:

1.5W1H

2.围绕区分发问

发问的态度和出心:启发

平时慎用为什么;

挑战信念时勇敢的问为什么;

平时多问开放性问题;

逼对方做选择时问封闭性问题

发问的技巧:

1.精简

2.每次问一条问题

3.问完后停止说话并留意对方的反应

4.聆听对方的回应

5.问跟目标相关联的问题

如何发问

厘清目标

1.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如果可能的话,你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3.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4.你需要我支持的是什么?

5.你觉得自己需要支持的是什么?

6.你想做的事情会为你带来什么?

7.是什么让你这么渴望实现这个目标?

8.在你的行动背后,你真正想做到的是什么?

9.实现这些成果,对你有什么重要意义?

10.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你的生活/事业会怎样?

反映真相

1.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做了些什么?(你准备做什么?)

2.你看到是什么在阻碍你实现目标?还有吗?真的吗?

3.是什么令你选择这个时间完成?

4.这些行动可以确保实现你的目标吗?

5.你对这人看法在支持你还是妨碍你?

6.你觉得你在做这个行动与你想达成的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

7.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什么事情曾经发生?

8.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状况?还有吗?真的吗?

9.你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所以导致目前的状况?

10.你怎么看这个目标的可行性?

11.到目前为止,你考虑过那些 *** 呢?你觉得这就是所有的 *** 了吗?

12.什么妨碍你现在就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吗?真的吗?

心态迁善

1.你有些什么改变可以达成你想要的目标?

2.回头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3.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看法有些怎样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在帮你还是在妨碍你?

4.如果你自己改善些什么,会有助于实现目标呢?

5.什么原因你不愿意调整自己?你坚持的是什么?

6.即使这样妨碍你实现目标,你也宁愿继续坚持而不肯改变吗?

7.你觉得是你的面子(看法、情绪、观点…)重要,还是实现你的目标重要?

行动计划

1.你打算在什么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2.用什么来量度这个目标?

3.要实现目标,有哪些可能的 *** 呢?

4.通过什么 *** ,可以实现目标呢?除此之外,还有呢?

5.在这些 *** 中,哪个最快?哪个更好?哪个效果更大?哪个最省力?哪个最省钱?哪个又快、又好、又省力、又省钱?

6.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比较快、比较好、比较容易又比较省钱地达成目标呢?

7.要达成这个目标,还缺些什么?还有……?

8.这些都很难,那怎样可以容易点呢?

9.要实现目标,需要排除那些困难呢?

10.在这些困难中,那个影响更大?哪个影响最小?

11.在这些困难中,哪个最难排除?哪个最易排除?

12.你怎么知道你正在朝这个目标前进?

13.当你实现目标之后,你如何知道?(例如:提高服务水平,你见到、听到或者感觉到了什么,就知道服务水平提高了?)

14.别人如何知道你达成了目标?

15.你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及与任何人一起达成这个目标?

16.你现在有些什么资源就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

17.什么额外资源(现在没有的)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

教练能力之回应:

回应的作用:

1.反映现状看到盲点清晰位置

2.觉察状态让对方上身并开始反思反省状态引发的结果

3.认识到需要提升改善的方向

4. 反馈区分

回应些什么:

贡献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状态

回应时注意:明确的(清楚的)

                        中立的(端正的)

                        即时的(当下的)

回应时态度:真诚直接

抗拒回应时的五个救命绝招:

1.是的,这只是我的看法(表明立场并防止客户因此情绪泛化)

2.你是可以不接受的(让客户有选择的空间)

3.留意你对我的看法很抗拒(把客户从抗拒带入自我觉察的轨道)

4.你是否觉得我在说你“错”了(自我觉察往前走一步)

5. 你在抗拒什么?(进入启发状态的良性循环)

教练步骤

教练的四个步骤(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行动计划)及教练步骤图(重点背诵)

教练的方向

先跟后带

激励与挑战

先跟是指开放的了解,保持好奇和耐心,察觉客户的信念是如何影响客户的言行,导致现状发生;

后带是指基于客户的目标,呈现现有信念如果不改变会给客户的将来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可以选择怎样的信念去有效实现目标,从而挑战或激励客户迁善

激励重点

激扬对方的特质

为对方树立坚定的立场

关怀对方

不以自身标准评判对方对错

嘉许对方的行动和成果

包容和尊重对方状态有反复

挑战重点

立场坚定但不是质问或恐吓对方

看人之大

高要求

引证

包容和尊重对方状态有反复

教练方向需要注意:

1.根据对方的状态实事求是的选择激励或挑战

2.激励或挑战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对方降低干扰

3.先跟后带、激励与挑战都是教练本人的一种状态、策略和方向,不是 *** 和行为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