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就是王怡,被郎平除名之后王怡最终选择成为美国一球队的女排教练。
王怡
王怡身高一米九,其父母均是运动员,可以说是从小成长在一个体育世家里。
王怡在12岁时进入了上海当地的青年女排队,后来被国家队的主教练胡进看中招揽进入国家队。
1995年郎平*进入中国女排教练组,担任教练,在当时女排队内设定的目标是争取获得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奖牌。在队内,王怡的能力适合担任女排副攻。
赛场上的王怡在赛场上所散发的完美表现,令人失神,然而在赛场下经常传出王怡跟教练不和的风言风语,在郎平任教国家队之前,王怡经常因为训练原因跟前教练发生冲突!而后王怡选择离开国家队。
为何说王怡是临阵脱逃?
王怡在离队之后本打算继续完成学业,1997年,郎平召回队员准备训练面对下一次奥运会。
为了让王怡归队,郎平甚至亲自去上海邀请她,与她促膝长谈,给予王怡足够的尊重与体面。然而王怡犹豫不决,表示自己需要再考虑一些时间,只是口头答应了郎平归队事宜。
然而等到女排正式集合的时候,王怡却一声不吭早已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
国家队在了解情况,综合考虑之下,给予了王怡*除名,永不录用的处罚。
王怡辜负了郎平的厚望,她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前,在国家最需要她的时候离开了祖国。
王怡的现状如何?
王怡去了美国之后专注学习。她悄然淡出排坛,在美国攻读工商管理专业,读书的同时,还参加了大学的排球队,并且在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度入选了联赛的*阵容。
现状王怡成为了美国大学女排的教练。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的王怡在大家眼里依然是中国女排的见证者,因为她损害了中国女排的声誉。
作为一名才华横溢的排球运动员,她的职业生涯因为自己的行为而毁了,这让对她寄予厚望的郎平教练失望了,不知道王怡有没有后悔过呢。
电影《中国女排》上映,女排精神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令无数人潸然泪下。人们也未曾想过导演能把体育类的电影拍得如此生动,影片感情丰富浓烈,欲扬先抑,比赛时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女排球员们夜以继日的艰苦训练和爱国精神也让人为之震撼,那个年代没有科学的训练系统辅助,教练只能对她们严苛要求。运动员们在青春年华时离开父母,每日挥洒汗水艰苦训练,过早地透支了她们的身体。
这部电影以"铁榔头"郎平为主人公,并向观众澄清她退役去美国当教练的原因。郎平从美国回来后,重新担任中国排球教练一职。中国女排夺冠的运动员都是郎平亲手带出来的,还有一位郎平亲选的极具天赋的运动员叫做王怡,但这名运动员却不珍惜宝贵的训练机会,甚至私自离开了球队。
一、郎平从美回国
郎平退役后选择去美国当教练,这件事引起了人们的愤懑,甚至说她是“叛国贼”。
1、“铁榔头”强势回归
尤其是在美国和中国的女排比赛上,郎平带领美国队打败了中国女排,中国人就更加不满了。郎平退役后,中国女排再也没有拿到过*,可见郎平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天才排球运动员。
但郎平因多年严格训练机体长时间运动早已提前透支了身体,明明才二十几岁的年纪身体却像六十岁的老人。更何况当时中国医疗并不发达,郎平想要向体委会申请医疗补助却被拒绝,但这个时候美国向郎平抛出了橄榄枝,并承诺会给她一笔医疗费用,找*的医生帮助她恢复机体。郎平去美国任教期间,仍旧记挂中国女排。在她身体好转后,郎平受邀重新担任中国女排教练。
2、天才运动员王怡
郎平见到了排球队的队员后,亲自挑选了一位排球运动员,并让她直接担任排球队副攻。这名运动员叫王怡,出生于上海。
王怡的父亲是篮球教练,母亲曾经是上海女排的教练。有着如此优良的基因,所以王怡在很小时身高就超出同龄人一大截,父母也很注重培养王怡的体能训练,让她从小接触各项体运动,王怡对排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王怡*的体格和身高使她在12岁时被选进了上海青年队,接受业余排球训练。17岁时她凭借*的排球运球技巧和灵活的反应速度进入国家队。王怡在入队训练时,被郎平一眼相中,认为她是个不可多得的运动天才。郎平不顾众人反对便让王怡直接从替补变成球队副攻。
队里训练多年的运动员。对郎平的做法很不满意,王怡不过是一个新人,怎能担此大任?但郎平是一名具有丰富排球经验的*教练,所以在选拔球员和培育球员的时候有自己独到的眼光,她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王怡进入国家队后参加了几场比赛,比赛中表现非常出众,人们惊讶于她精彩的技术和迅捷的速度,原本不服气郎平这个决定的运动员也都噤声了。
但王怡年轻气盛,加上自身条件优越,难免心高气傲,经常和队友发生争执,不配合别的球员,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训练。王怡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比赛需要团队协作,个人代表不了团体。每每王怡不配合训练,郎平便会纠正她劝导她,刚开始王怡还会虚心改正,后来她变得有些不耐烦,偶尔还会和郎平争执。
二、一意孤行,远赴美国
王怡家境良好,自小倍受宠爱,从来没有受过委屈的王怡无法忍受教练的指责,王怡的态度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1、成为“除名”第一人
王怡与郎平之间的嫌隙越来越深,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爆发争吵,郎平便让王怡回去好好反省,但王怡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直接申请离开国家队。
郎平事后亲自出面劝说王怡归队,她非常爱惜这名将才,如果王怡能够好好训练,一定能成为中国夺冠的利器。王怡在郎平劝说之下答应重新归队,但向郎平隐瞒了要去美国念书的事情。
进入国家队后的第4年,王怡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作为主力副攻为中国女排夺得银牌立下战功。归队之后,郎平便想磨一磨王怡的脾气,开始把她当透明人。王怡刚开始非常气愤,多次与郎平协商无果,她开始懈怠训练,但再也不与郎平争吵。
98年奥运会时,王怡偷偷办理了签证,远赴美国念书,在国家和球队都需要她的时候,王怡选择了离开。郎平得知消息后,内心非常难过,甚至记者采访时王怡在镜头前失声痛哭。郎平和中国失去了这样一位天才球员,中国国家队最终决定将她除名,王怡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除名的运动员。
2、谦虚使人进步
原本王怡应当是女排新一代崛起的希望,带领中国女排夺冠指日可待,但她竟在国家最需要她的时候不辞而别,枉费了国家对她的期许。王怡不负责的行为也导致她最终承受相应后果。
王怡远赴美国念书后,在两次全美大学联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在学业上也取得了成就。王怡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别人的意见,也不愿意虚心听取,这样的人注定无法留在成功的舞台,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只能与奥运会*失之交臂。
保持谦虚的人往往能够邂逅成功,而骄傲的人只能品尝自己自负酿成的后果。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在风光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问题所在,从而改正自身短板,养成良好习性。
谦虚是成功者的秘诀,更是成功者的美好品质。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存有一颗低调谦逊的心,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长,获得成功。
中国女排成绩十分突出,多年来屡次取得辉煌的战绩。腾飞的女排也曾经历过短暂的低谷,郎平挂帅后,带领女排再创佳绩,在*的世界排名中位列第一。中国女排曾经在袁伟民的指导和带领下,摘得五连冠,而深受袁伟民影响的郎平,也继恩师之后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战绩,不得不令人感叹。同时也可以看出,教练对于一个球队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的教练
培养一名成熟*的排球运动员,要从体能训练、心理素质训练、技术训练等方面单独开展,同时还要注重团队协作配合、疏导、整体战术布局等综合素质的引导,教练在每一名队员身上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心血。赛场上,球员和教练是同袍;赛场下,球员更像是教练的孩子,每一个生活细节都被教练关注和操心。每一个队员的成长,背后都是教练成倍的付出。
被郎平除名
郎平是一名严慈并济的教练,她带过的队员中,有很多*队员最后和她成为知己好友,并一直在生活中保持着联系。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教练的用心,也有人会让郎平伤心和失望,最终被郎平除名,她就是王怡。作为中国女排的前副攻手,王怡有着相当不错的身体条件和排球潜质,她曾随中国女排参加过两届奥运会,观千剑而后识器,郎平一下看准了王怡出色的条件,虽然王怡当时在队里比较倔强,很有自己的个性和主见,但郎平依旧相信王怡*是一名出色的国手。
当无条件的信任被辜负时,失望大概是多于愤怒的。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王怡突然要前往美国加州留学,当时正值一场比较重要的比赛,第一阵容当中的副攻手临时受伤无法参加,郎平满怀希望期待王怡的出现,等来的却是王怡的不告而别。不光是郎平,当时的中国女排都很泄气,低气压下大家依旧要打起精神拼下去。在这样的时候,任何情况都可以被理解,但却无法轻易被原谅。王怡面对的是除名。那是1998年,王怡25岁,正值青春年华。
赴美留学的王怡成绩不错,又重新回到了排球赛场,并且成为美国女排的助教,过着自己选择的生活。如果当年王怡顾及到球队的困难,感恩于郎平的看重和教导,她会为中国女排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惜没有如果,时光也无法倒流。许多年过去了,当往事再被提及,*的方式就是理解和放下吧。同样祝福王怡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