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宁是李隼的老队员,张怡宁从北京队到国家队,李隼一直担任她的主管教练。
李隼
自雅典奥运会上张怡宁一人独得2块金牌之后,李隼和张怡宁又开始进入了紧张的备战北京奥运会的工作之中。俗话说“奥运冲金容易保金难”,张怡宁在雅典奥运会取胜后,人有点松,觉得距离08还很远。对于一些关于她技术的革新,虽然她主观上接受,但实际上却对于自己没那么高的要求,心理上产生了不少矛盾。在2007年的那段时间,她对待输赢看得也特别淡,成绩上有所起伏,外界对她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些问题,李隼教练明确地向张怡宁指出,“你如今的问题主要出在心态上:无论是国际大赛,还是国内联赛。”在此后的日子里,李隼教练和张怡宁一起,开始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终于在2007年的下半年,张怡宁的状态开始逐步回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心态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最终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不仅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成为继邓亚萍后,奥运会乒乓球史上仅有的第二个成功卫冕者。这一切都离不开李隼教练辛勤的汗水和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006年,李隼教练开始担任李晓霞的主管教练。面对中国乒乓球女队年轻队员的佼佼者,李隼教练采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2007年是李晓霞遭受沉重打击的一年,她接连在城运会、全国锦标赛和世乒赛的决赛中输给了自己的队友。此时,作为李晓霞的主管教练,李隼不仅在技战术上要求她更精细、更合理,更是重点在心理上对她进行辅导,给予支持,帮助她从阴影中走出来。经过李隼的点拨,终于在2007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上,李晓霞获得了自己运动生涯中首个世界女单冠军,世界排名也一下子上升到了第三位。
在李隼眼里,张怡宁和李晓霞既是自己的队员,又像自己的孩子。在每堂高强度训练课结束后,李隼经常客串起 “ *** 师”的角色,亲自帮她们做拉伸放松练习。张怡宁曾经多次向媒体说过 “我对李指的感激,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充当过所有我需要的角色。他既是教练, 又像父亲和朋友。”
编辑本段运动经历1977年 铁道兵体工队运动员
1979年 八一体工队运
李隼
动员
1982年 北京市西城区体委
1989年 北京体工队教练员
1996年至今 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编辑本段执教战绩培养出王楠、张怡宁两位目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的领军人物
王楠:
1997年 第44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单打亚军、双打亚军
面授机宜
1997年 第2届世界杯赛女单冠军
1998年 第3届世界杯赛女单冠军
1998年 曼谷亚运会女团冠军、女双冠军、女单冠军、混双冠军
1998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
1999年 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冠军、女双冠军
腾毅:
1987年 第39届世乒赛男团冠军
1988年 世界杯赛男单冠军
张怡宁:
1998年 亚锦赛女团冠军
1998年 曼谷亚运会女团冠军
2000年 第45届世乒赛女团冠军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女团冠军、女单第三、女双第三
雅典奥运会获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已获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
林凌:
1998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亚军
张莹莹: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女双第三、混双前八
白杨:
2001年 第46届世乒赛混双第三
李晓霞
2007年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女双冠军
2008年 世界杯女单冠军
2009年 第50届世乒赛女双冠军
2010年 广州亚运会女单、女双、女团冠军
2011年 第51届世乒赛女双冠军
编辑本段人物荣誉1998年和1999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教练”。
2001年获全国乒乓球“十佳教练员”称号 。
2002年,在庆祝中国乒乓球队成立50周年的表彰大会上,李隼被授予“特殊贡献奖”,并被国家体育局授予“国家级乒乓球教练员”称号。
2002年获国务院“ *** 津贴”。
从1998年到现在共获七次“体育荣誉奖章”。
2003年起担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2005年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如下:
1、今年56岁的中国女乒教练李隼,暂代孔令辉的主教练职位已有两年多时间,李隼教练曾指导和培养出了三位大满贯级的选手:王楠、张怡宁和李晓霞,他说过自己不是冠军,但自己可以培养冠军!
2、李隼是八一体工队退役工人,曾看过场子,打过杂,还当过皮划艇教练,丰富的社会经验使他知道这个社会的残酷性,乒乓行业也算是他的老本行了。
虽没拿过世界冠军,不像孔令辉有极高的声望,守着自己的本分,身上有股北京爷们的干劲,也正是如此,李隼不外扬不声张的人品深受器重,所以他能在孔令辉突然离职后得到重用。
介绍
李隼对每一位小将因材施教,不偏袒不忽视,在女乒们眼里,李隼和她们就像是朋友一样交流,有时更像是父亲。
王楠是李隼带出的之一位大满贯冠军,李隼是这样评价王楠的:楠楠的领悟力很高,是值得培养的孩子,她的反应力迅速是其他人学不来的。作为一名教练员,李隼了解每一位学员的优缺点,他的行为以及做法令很多人都为之赞叹。
作为国乒女队的元老级人物李隼,他带出了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三位大满贯球员,也被誉为“大满贯之父”。 在目前莎莎出场比赛的时间里,大多数都是由李隼来亲自指导的。 很多球迷认为经验丰富的老教练来指导莎莎是大有好处的,甚至是孙颖莎有望成为李隼最后一位大满贯弟子。但实际上李隼带莎莎有两个不合适: 之一个不合适就是年龄。 李隼1963年生人,现年已57岁,还有2年多的时间他就要“解甲归田”了。就像当初吴敬平培养小胖一样,吴敬平奠定了樊振东正、反手暴力击球的框架, 但后期的台内控制小球等细节变化,还没来得及进一步打造,他就到了退休年龄,不得不把“半成品”樊振东交给了王皓。
按照道理说,王皓作为世界顶级直板,台内小球技术还是相当可以的,再加上他职业生涯中3次在世乒赛打败马龙成为“六边形战士”的克星, 然而在王皓手上樊振东技术上并没有得到完善,反而迎来了对马龙14负4胜的战绩。 2019年樊振东整个技术、心理都陷入到谷底,最终还是由刘国梁、秦志戬亲自上阵 *** 走出了困境。李隼带莎莎,也会出现打造“半成品”的状况, 即还没有把孙颖莎雕琢成大满贯,大满贯他爹就退休了。 第二个不合适,脾气秉性不对路。60后的李隼与00后的莎莎是有巨大年龄代沟的,这个你不得不承认。
像王楠、张怡宁时期,李隼还处于壮年,思维较为活跃,能够与70、80后的两代球员正常交流。但2019年T2联赛新加坡站,莎莎在金球制胜拿下伊藤后,正在兴奋之时李隼伸出手指,面对现场广大观众和球迷,严厉指责孙颖莎。莎莎无奈之下还与其争嘴,朱雨玲也在负于伊藤之后出现与李隼争执的情况。球员的问题应该下场后回到休息室再慢慢总结, 现场大动干戈于情于理都很难说得过去。李隼的套路、 *** 是不是适合00后,真的是值得商榷。
王楠当年在兵败釜山亚运会后,心理上出现严重的“厌球情绪”,而国家队为其配备的主管教练李晓东,只重技术要求王楠加强正手进攻,两个人在比赛中甚至都出现意见相左,王楠也一度想退役。最终,还是乔红出面帮助王楠摆脱了心理阴影。 马琳实际上也不合适执教莎莎, 现在他的手里有刘诗雯、陈梦两员大将。 为了刘诗雯冲刺大满贯,马琳肯定把重心放在她身上, 而陈梦在马琳的雕琢下羽翼渐丰,前三板的短板提升明显。李隼退休之后,马琳作为女乒教练组副组长,肯定接管整个女队。 他哪里还有那么多时间来专注孙颖莎? 那么黄海诚就适合管教“暴力莎”吗?
首先必须声明一点,球员和教练之间都需要磨合, 不建议球员频繁更换教练。 莎莎进入一队之时,她的主管教练是张琴。张琴也是国家队重新聘任教练之后唯一的一位女性教练。她与马琳、王皓一同进入国家队执教。张琴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她是与邓亚萍属于同一时代的运动员,她的恩师是尹宵,尹宵带出了刘国梁、孔令辉、刘国正等一大批顶级球员。张琴是由于家庭和事业难以兼顾,最终她也选择了回老家江西带双胞胎女儿。 莎莎也由此落入了“魔鬼教练”黄海诚手里。那么黄海诚何许人也?为何又让人称之为“魔鬼”呢?
黄海诚与马琳、王皓相比没有那么大名气, 可脾气和执拗的性格、不按套路出牌的执教方式却让人刮目相看。 黄海诚球员时期他的成绩并不出众,与他同为广东队队友较为出名的,是后加盟香港队的直板选手李静。黄海诚的水平还赶不上李静,但球员的职业成绩与执教成绩并不能划等号。像蔡振华当年的成绩也不如刘国梁、孔令辉,李隼个人也没有取得过大满贯。 对黄海诚体会最深的不是孙颖莎,而是国家队的另一位知名选手刘诗雯。 黄海诚退役后在广东队执教,而当时刘诗雯广东队时还算小队员。黄海诚比较注重女队员的体能训练,早起6点跑早操是雷打不动,而对于晚点的队员则要加罚跑圈,刘诗雯每天到楼下时都会看到那个令她发怵的身影,早已站在操场边了。这都是小菜一碟儿, 黄海诚对于比赛中“惩戒”队员还是蛮有个性的。
刘诗雯回忆自己当年打队内比赛,在其他球员遇到问题时,旁边的教练都会指点迷津,滔滔不绝给予建议,而当时在场上领先却险要被对手逆转时,刘诗雯曾向场边的黄海诚“求救”, 而黄海诚却只笑笑一言不发。 直到刘诗雯真被对手逆转输掉比赛时,黄海诚这才走过来说:“唉,你这场球输得是真可惜啊!”火上浇油、幸灾乐祸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后来又有一场球,刘诗雯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也是领先又被追平,她向黄海诚再次求救,这次黄海诚指点了她并帮助她拿下比赛。 赛后刘诗雯正当兴奋无比之时,黄海诚却没收了刘诗雯的球拍,并要求她一个星期不许打球训练!
直到后来,刘诗雯才明白黄海诚的良苦用心,对于队友之间的比赛是极其艰难的,互相之间十分了解,完全没有秘密可言,而按照国家队的规矩,队友比赛是没有教练现场指导的。 黄海诚两次“出尔反尔”、不合常规的指导方式,就是让刘诗雯明白,在打队友时场上你必须要靠自己。 莎莎打伊藤不难,难得就是要时时刻刻打赢陈梦、王曼昱这些队友。黄海诚并不是没有教出知名弟子,像刘诗雯、姚彦(许昕老婆)、怪球手陈睛都是黄海诚广东省队时的徒弟。 而莎莎搭配黄海诚也是蛮 投 脾气的。
之一点,“犟师傅”教出“牛徒弟”。 作为大满贯球员像王楠、张怡宁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不是一般人,而莎莎也属于比较有小性格的。莎莎在2018年德国公开赛,大比分领先对手的情况下被逆转翻盘,坐在场边的教练黄海诚十分不满意。等莎莎回到场边他扔了一句:“ 你这场比赛打得实在是太丑了! ”继而就愤然离场,有时候想想这样是不负责任,但对于莎莎的成长来说,她必须要清楚自己为什么领先被逆转,况且对手实力也不是很强。 莎莎总是能在赛点、局点上强势逆转伊藤、王曼昱等人,也是和黄海诚的教练 *** 有关系的。 第二点,师徒已经走过了磨合期。从2018年3月份到现在,黄海诚和莎莎已经磨合了2年有余,这么长的时间,黄海诚已经把莎莎能挖掘出来的特点都挖掘出来, 只是她反手相持稳定性的短板,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打造。
国家队教反手最强的还是肖战,肖战也曾还出了张继科标志性的反手“霸王拧”, 王曼昱也正得益于这一点,反手也颇有几分张继科的味道。 但两位绝顶球员是不能放到一个教练手里,其结果必然有一个会星光暗淡。黄海诚手里目前有孙颖莎、何卓佳、顾玉婷,他会把莎莎作为他执教国家队的首席大弟子、甚至是首个大满贯来倾注心血, 莎莎如果再更换到肖战那里,可能她就要排在“鳗鱼”之后了,以后能不能打出来都是个问题。 第三点,黄海诚的路子也还比较适合莎莎。黄海诚运动员时期就是直板,比较讲究前三板的抢攻,这个风格是跟莎莎一致的。
另外,黄海诚比较善于钻研球,据刘诗雯回忆,当时她在广东队时,对于下旋球别人都是选择拉起来,而黄海诚却教导她:“ 你为什么不敢去侧拉一板?或者撇一板,甚至是弹过去! ”我们现在看到的伊藤美诚的侧拉、兜拐等技术,实际上在很早的时候黄海诚就教球员大胆尝试运用了。莎莎也属于古灵精怪、不按女球员套路打球的队员, 而王曼昱、陈梦、张继科这种硬打相持的反而更适合肖战来指导。 陈梦由于相持能力已经足够强大,继而她又转投马琳去增强前三板的功夫去了。莎莎反手并不弱,只是阶段性地对阵陈梦、王曼昱反手不占上风。相信这个问题,黄海诚和莎莎会接下来着重解决的。
李隼面临退休,她接管莎莎会把她扔在大满贯的半路上; 马琳接替李隼之后,又要掌管全队手中还握有刘诗雯、陈梦两大弟子,近期远期莎莎都借不到马琳的光。肖战的风格更适合打造硬相持的选手,莎莎前三板抢攻意识和套路还是比一般女选手更灵活,黄海诚应该把她从“女版小胖”,打造成马龙那样以“技战术套路”为主的风格。 考虑到东京奥运延期,巴黎奥运会备战仅有3年时间,如果中途再更换教练,那对莎莎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即便是莎莎转投肖战,那她不会出现新的问题吗?肖战就能比黄海诚解决的更好吗?大家觉得面对陈梦3连败后的孙颖莎, 是否要更换掉其主管教练黄海诚呢?
众所周知,中国女子乒乓球长期站在世界乒乓球之巅。自从乒乓球成为奥运会项目后,中国女子乒乓球囊括了所有的女单冠军,只在首尔奥运会上输过一次女双冠军。
中国女子乒乓球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离不开一代代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辛勤劳动。执教女子乒乓球十几年,训练王楠 张怡宁大满贯,但击败釜山,辞职。陆元盛就是其中之一。自1995年以来,陆元盛一直担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在他执教期间,中国女子乒乓球获得了1996年、2000年和2004年的女单冠军,还获得了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单打、团体和女双冠军,非常成功。
陆元盛在担任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期间,她训练过王楠和张怡宁等大满贯运动员。此外,陆元盛发现并培养了一代天才少女郭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教练,因为亚锦赛失利而受到球迷质疑,最后不得不引咎辞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2005年釜山亚运会,王楠和张怡宁因伤未参加本次比赛。当时从未当过领队的牛剑锋带领弟妹参赛。
之一,女团半决赛,中国队面对的是小组赛3:0落败的对手韩国。但这一次作为女单之一,牛剑锋接连输给文、、,丢掉两分,导致中国女团15年来之一次输给韩国,葬送了进入女团决赛的机会。这也是他们自1990年以来之一次错过亚锦赛团体冠军。随后的单打比赛中,其他几名中国少年全军覆没,主力选手牛剑锋不敌刘,止步半决赛,粉碎了中国在个人项目上夺冠的最后希望。中国乒乓球队在30多年的亚锦赛中损失惨重。
去亚锦赛之前,虽然王楠 张怡宁没有参加,但中国队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没有集中训练,但是高强度的乒乓球超级联赛有效的保证了球员的状态。一般都说这次比赛水平不是很高,只要是朝鲜队缺席的情况下韩国队获胜,冠军就要想办法找点事情做。
然而,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最终导致了悲剧。半决赛前,有记者跟中国队开玩笑说:“你赶紧完成吧,大家早点休息。”当时,之一次进入国际乒坛的小将刘笑吟吟地回应:“我们也要抓紧时间。”不难发现,所有中国队员都鄙视自己的敌人。没想到半决赛,中国2-3不敌韩国。作为队内单名牛剑锋,一人丢两分。陆元盛也因为这场比赛的失利而受到质疑。
陆元盛说起亚锦赛失利,陆元盛还是把更多的原因放在了主观上,因为年轻球员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无法改变心态,抗压能力不够。“这是因为平时训练中的问题。在今后的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培养队员的抗压能力,摆正自己的位置,增强自己拼搏、拼搏的能力。其次,团队打法的多样性有点差。这些女生不够努力切球,战术不够聪明。"尽管有陆元盛赛后被解职的消息,陆元盛说他不是因为亚锦赛失利被解职的,他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
然而,到2005年底,国举行了主教练的竞争。此前曾发誓要再次争夺主教练的陆元盛最终放弃选举直接弃权。然而,施之皓最终赢得了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新任主教练的比赛,陆元盛的主教练生涯也就此结束。如果不是因为输了釜山亚锦赛,我相信陆元盛会坚持到北京奥运会,但是很不幸,陆元盛还是输了釜山亚锦赛,最终离职。
女乒主教练李隼简历:
李隼,男,1963年7月12日出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
1996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在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是张怡宁和李晓霞的主管教练。2016年7月18日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成立,李隼名列出征乒乓球教练名单。
2017年4月出任中国乒乓球队女队教练员;5月30日暂代中国女乒主教练。2017年带领朱雨玲获得2017年国际乒联女子世界杯冠军。
女乒主教练李隼执教生涯:
2006年,李隼教练开始担任李晓霞的主管教练。面对中国乒乓球女队年轻队员的佼佼者,李隼教练采用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
2007年是李晓霞遭受沉重打击的一年,她接连在城运会、全国锦标赛和世乒赛的决赛中输给了自己的队友。
此时,作为李晓霞的主管教练,李隼不仅在技战术上要求她更精细、更合理,更是重点在心理上对她进行辅导,给予支持,帮助她从阴影中走出来。经过李隼的点拨,终于在2007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上,李晓霞获得了自己运动生涯中首个世界女单冠军,世界排名也一下子上升到了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