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亚萍。女单世界杯举办的比较晚,之一个女单冠军是邓亚萍。从上世纪末到下世纪末,邓亚萍连续世界排名之一,几乎领先各大比赛的单打和双打冠军。媒体将这一时期称为“邓亚萍的乒乓球时代”。
2、 王楠十年夺冠。
3、 张怡宁夺冠,两次卫冕。
4、 刘夺冠后,女乒世界杯决赛打响,朱玉玲对阵刘,最终刘玉玲夺冠。
5、 丁宁的世界杯冠军仅次于王楠、张怡宁和刘,丁宁曾三次夺得女单世界杯冠军。
6、 郭燕两次获得女单世界杯冠军。
7、 李菊曾经是女单世界杯冠军,朱雨玲是女单世界杯冠军。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曾在奥运乒乓赛事上大放异彩的乔红来说,她也付出过很多,才有了多次在赛场上斩获奖牌时的飒爽英姿。
随着时间的流逝,乔红如今也已有54岁,再也不是年轻时的模样,在她退役之后,事业一直很顺利, 如今的她也已略显苍老,可是她的故事一直都没有结束,依旧是那个令人钦佩的奥运冠军。
1968年11月21日,乔红出生于湖北武汉,在她七岁的时候,进入南垸坊小学读书,那时候全国上下正刮着一股打乒乓球的风。
由于武汉无机盐厂工人严方起酷爱打乒乓球,又恰好与南垸坊小学 体育 老师王德谦是好友,他就建议王德谦在学校里组织一支乒乓球队,而此时的 董伟委 正好从 武汉 汽车 制造厂 调来南垸坊小学支教,教 体育 ,于是两几人一拍即合,就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
初次招生时,乔红举起了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由于乔红的接受能力强,一下就被老师看中,选入了乒乓球队,而董伟委也成了她的教练。
加入乒乓队之后,为了加强脚下力量、启动快,教练董伟委在乔红及队友的脚后跟上涂粉笔灰,让她们踮着脚训练;如发现地上有粉笔灰,那么脚后跟落地的球员就要挨罚;为了保证乔红及队友的动作规范、标准,董伟委将乒乓球台的四个脚锯掉,以适合她们的身高。
那时候的学校规定每晚九点熄灯关门,可是乔红所在的乒乓球队往往要训练到很晚,大多数时候,即便是已经熄灯了,乔红也还在摸黑训练,在训练完回不去学校的时候,她和队友甚至还为此翻过墙。
乔红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也很招老师们喜欢,给人的印象就是听话、温顺、老实,而且她还很热心,在上学的时候,还经常和同学一起接送班上有一个双腿残疾的女生上学。
至于她小时候的听话,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在一次区级比赛中,冠军本来已经是她的囊中之物了,可是在听到教练让她让给对手时,即便她心里委屈,她还是选择了听从大人的想法,让出即将到手的冠军。
奥运冠军的成长之路,注定不会如此的顺利,在乔红一边学习一边努力练习打比赛的时候,却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在学校开完家长会之后,乔红的班主任留下来她母亲单独进行沟通,而这主要是建议乔红放弃打球,因为凭乔红的成绩,学校可以直接将她保送进外语学校,听到老师的话,乔红母亲心里也有些动摇了。
考虑到女儿训练十分辛苦,同时也害怕打球会耽误女儿的学习,乔红母亲便不让乔红继续打球在乔红听完母亲的话之后,就伤心的跑去找她的父亲乔大友, 最终还是在教练董伟委、黄庆伟的建议和劝导之下,乔大友才决定继续支持女儿练球。
不过他同样也担心练球会影响到女儿的学习,于是在做出了让步的同时,他也提出了要求,那就是乔红每次考试不能低于85分,不然就得中断练习,最后乔红才得以继续她的乒乓之路。
通过一路以来的坚持,在1980年,乔红终于凭借全国业余体校乒乓球单打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省队,开始了全身心的投入到她的乒乓球运动生涯中。
对乒乓球,乔红也谈不上特别喜欢,当初在学校,因为老师看中了她,就从此拿起了球拍,而这只是因为启蒙教练的一句话:“乔红基础不错,一旦起来了,能坚持挺长时间”,这句话听在乔红父亲的耳里,十分的有分量,为了这句话,就让女儿乔红一直坚持了下来。
乖巧的孩子总是讨人喜欢,而乔红就是这样的乖孩子,在打球的一路上,学校老师、业余体校教练,省队冯梦雅教练都对乔红特别的好,而乔红与陈静、胡小新也被并称为“湖北三剑客”,可是后来另外两人都进入了国家队,那时只有乔红还留在了省里。
而 她迟迟进不了国家队,这并不是她能力技术不行,而是因为每次国家队教练看她打比赛的时候,她就紧张的不行,经常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因此比其他两个人晚了些时间进入国家队。
对于乔红来说,那时的她心里的压力其实也很大,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人都知道她在打球,如果她不能打出个名堂,那她的爸妈脸上也无光。
每次一到周末,如果乔红输了球,就特别不想回家,虽然她的爸爸从不打骂她,可是那动辄一个多小时的思想教育,也让她觉得有些沉重,在那段时间里,父母的面子成了乔红心里更大的压力。
同时,在省队里,她的教练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她,那时的湖北省体委主任还特意找来男队员给乔红做陪练。
“堂堂一个体委主任,一个星期来看我两次,在田径场边站着看我跑步,当时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但也没想太多,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打出什么样的成绩。”
他们的关心和眼中的期望乔红都看在眼里,她并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她的决心,好好训练,好好比赛,厚积薄发,等待机会。
“我从来不说一定能拿冠军这样的话,因为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乔红坦言她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做事容易先想好后路。
在1987年全运会上,乔红终于迎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她凭借全运会上单打第二的成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靠强劲的实力,成功打进了国家队,从此开始了她大放异彩的时代。
1989年,乔红之一次参加了世乒赛,就一举夺冠,成功的拿下了女单、女双两项冠军,像一匹黑马震惊了所有人。
之一次拿到如此奖项的乔红开心不已,“挺高兴的,觉得冠军就这样啊,我记得当时徐主任还说,这丫头从哪儿冒出来的,一拿还拿俩冠军。”
当乔红拿着磁卡给家里打 *** 报喜时,说的之一句话就是,“爸,我冠军拿了,你们面子也有了,以后别指望我再打冠军了”。
对于乔红来说,拿冠军更多的是为了不辜负期望,不断的努力也只是不想让别人失望,本性随遇而安的她,仿佛一直是为别人活着。
“如果没我爸,我肯定打不到这个份上,拿冠军的那一刻,就是觉得满足了父母,自己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以后拿的每一个冠军,我都不觉得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无非是让家里又高兴一次,所以大家每次看我站在领奖台上,都挺平静,哪次也没哭过,还不如在下面看人家升国旗激动呢。”
1994年10月,乔红和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取得了乒乓球女子双打冠军,比赛过后,乔红就提出要退役,可是只要领导劝一劝她,给她做一做思想工作,提到队里还需要她,乔红就不会讲任何条件留下来,好好的尽自己作为一名运动员的责任。
在为国家队效力的这9年里面,28岁的乔红成了中国乒乓球队唯一一名超龄队员,可是她却没有丝毫的后悔,“国家队选择了我,服从国家利益就是我唯一的选择。”
1993年,第4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瑞典哥德堡举行,之一次代表国家队打团体赛的乔红与队友邓亚萍一道,为中国队夺回了在41届上丢失的女子团体冠军。
此时的乔红也已经25岁了,获得多次奖项的她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按照惯例也到了该退役的时候。
回国之后,她就递交了一份要求下队的报告,但是国家体委领导在她的报告上批了这样一句话:乔红,以国家利益为重,继续留队两年。
25岁,正是外出打球赚钱的黄金年龄,很多乒乓国手都是在这个年龄退役,然后去寻求更好的机会,可是当乔红看到领导在报告书上写下的批示时,心里却是矛盾重重。
那天晚上,她彻夜难眠,又想起了当初全家人为了支持她打好乒乓球,总是将当时计划供应的猪肉留给她一个人食用;当她被冯梦雅教练选到省队后,为了培养她的男子技术风格,冯梦雅将队里的经费一点点地抠出来,为她请来男选手当陪练。
在国家队里,老教练曾传强为她改进技术动作呕心沥血,当她之一次代表中国队出征多特蒙德世乒赛获得女单和女双冠军的消息传到武汉时,街坊邻居放鞭炮留下的纸屑将大院铺得满满厚厚的……
乔红想了很多很多,这一路走来,她带上了太多太多人的期待,最终她还是收回了申请,而她这一留,就是两年。
在天津举行的第43届世乒赛上,乔红与队友一道,击败法国、斯洛伐克劲旅;力挫罗马尼亚和日本选手,最后又以3:0战胜老对手韩国队,为中国再次夺得考比伦杯。
单项决赛中,乔红还夺得女单银牌和女双之一,事后,她说她很满足,因为她自己不辱使命尽了责任,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待在国家队的这9年里,乔红夺得过11次国际大赛的金牌,也成为了国家队的台柱之一。
在1989年乔红成为世界冠军后,回到武汉的时候,她还问起父亲乔大友需要什么礼物,要去给他买,看着长大的女儿,乔大友很高兴,他对女儿说:
“我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你能做到我说的两点,我就心满意足了,一是你虽然做了冠军,但不要飘飘然,要好好做人,做个好人,二是既然你选择了打球这条路,你就要好好走下去,只有打好了球,才算为国家做了贡献。”
在那之后,每当遇到乔红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父亲的话总是回旋在她耳际,后来乔红是在单打决赛中负于邓亚萍而获得亚军,有很多人都替她不值。
甚至有一次,乔红在北京火车站接母亲的时候,还有一位年轻人走过来说:“你是乔红吧,你太厚道了,你为什么不像邓亚萍那样凶一点呢?现在邓亚萍总是排名之一,你怎么想?”
乔红一笑:“ 体育 比赛总是很公平的,谁有本事谁赢,邓亚萍练的比我苦,她应该比我得到的更多。”
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总有一丝遗憾缠绕着她,在天津世锦赛输给邓亚萍后,27岁的乔红就想,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也“老”了,也应该退役休息了。
于是,她写好了一份退役报告准备交给领导,可是在她走进训练馆时,又看到了国家队面临的困境。
此时老队员就只剩下自己和邓亚萍及刘伟等,年轻队员虽然技术还行,但缺乏经验,马上就要打亚特兰大奥运会,国家队青黄不接怎么行呢?而且队里没提她退役的事情,于是乔红还是选择了再顶一阵。
于是她又悄悄地撕掉了申请报告,不声不响地投入了苦练之中,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
一直以来,乔红都是带着各种病痛在赛场上拼杀,因为伤病,奥运会前,乔红整整两个月没有摸球拍,教练和国家体委领导都很着急。
去看望她的冯梦雅对她说,“你要好好把握住奥运会的机会啊!”
“我知道。”乔红平静地说,“冯指导,你放心,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地去拼。”
后来在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乔红病情稍有缓解,便抓紧时间训练,尽管她训练的时间不长,但练球的质量相当高,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和水平。
出征亚特兰大之前,乔红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兴奋 她给家里挂了个 *** :“爸爸,我马上要到奥运会去了,我是去为中国队夺冠扫清障碍的。”
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乔红一路过关斩将,为确保邓亚萍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她虽然没夺得单打金牌,但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从亚特兰大回到北京后,她陪父亲去一家商场购物,一位60多岁的老人走到乔红面前,拉着她的手:“姑娘,你是好样的,我给你鞠躬了。”说罢,她向乔红深深地鞠了一躬,面对老人,乔红眼睛湿润了。
虽然乔红拿到了很多奖项,也赢得了很多荣誉,可是在她的身上却丝毫没有骄躁之气,在她28年的人生之旅,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块块奖牌,她无愧于父母,也无愧于国家。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乔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7年之后,在王楠跌入事业更低谷时,乔红又出现在了王楠的身边,巴黎世乒赛上,王楠夺得3枚金牌,成为乒坛“全满贯”,赛后,王楠发自肺腑地说:“我很感谢乔红!”
很多人都曾好奇地问过乔红,究竟做了什么让王楠振作起来,大杀四方,面对众多人的疑问,乔红却是很淡定,她说得很简单,可是这切说到底都是源于她的那一份热心肠。
“其实,我真没什么招,就是跟她做个伴,那段时间,对王楠而言是最困难的,她身边需要一个能够信赖而且知心的人,听她说说心里话,我只是充当了一个倾诉对象,在这方面配合了她一下,努力让她有份好心情,烦心事儿少了,投入到训练中的精力自然就多一些,打球关键还是靠她自己。”
在乔红眼中,虽然她比邓亚萍先拿到了世界冠军,可那时候的她却觉得自己双打很差劲。
在和邓亚萍组成搭档打双打之后,她还很紧张,就觉得应该多想想邓亚萍,学会理解她,而且邓亚萍是进攻型,而她自己是稳健型,因此她只要负责把球弄上台,由邓亚萍负责进攻,两人就能配合好了。
都说球风在很大程度上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乔红没有邓亚萍那样强烈的好胜心,看上去倒像是个“知足常乐型”,对于她自己来说取得的成就已经很满足了。
“比较一下我和小邓的付出,我觉得自己拿第二够好了,她实在太苦,每天平均比我多练一个小时,我除了比小邓差,比其他人还好呢,说实话,我挺佩服小邓的,我没有她那种毅力,但不羡慕她,可能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以我的性格,觉得那样活着太累,我比较随意,不会勉强自己,先尽力,不行就算了。”
说起乔红的知足,她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具有两面性的,她的知足也是两面的。
“每次拿冠军都觉得挺知足,可到了下次打比赛,还想拿,但我确实很少跟自己较劲,你说我要是容易知足,也坚持不了10年啊,双打有小邓带我打,她那口气可以影响我,可单打我也一直不错,如果说我真的很知足,可能早就下去了。”
退役后的乔红后来被公派到了日本,在松下电器公司队里面,她卸去了所有的责任和压力,在那边她边打球边教球,日子过得十分清闲。
可是却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以为她要加入海外的队伍里面去,对此乔红表示:“我决不会加入外国队来打中国人,如果国家队需要我,我还会回来为祖国效力,湖北队在明年的全运会如果需要我,我也会为家乡尽力。”
2000年从日本回来后,乔红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体育 科学学院做起了学生,她的生活很是悠闲,她的朋友经常跟她说,想吃什么就打个 *** ,到家里只管伸筷子,周末朋友聚在一起玩,她难得才陪人家打打乒乓球,乔红很享受这种有朋友“照顾”的感觉。
华南师范大学的学业结束之后,乔红如愿拿到了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并且从2003年起开始担任中国乒乓球女队教练,2008年的她还作为奥运火炬手在家乡武汉传递圣火,后来还担任广东省 体育 运动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和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最近一次官方发布关于乔红的消息,还是在2019年8月16日,已经五十岁的她穿着一身蓝色运动衫,认真的指导着彭阳当地的小朋友关于乒乓球的技术,这次活动,其实和扶贫有关系。
照片中的她,身材管理优越,脸上虽然有了皱纹,但气质上依旧是那个昔日的世界冠军。
而后,乔红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但她昔日的搭档邓亚萍,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挚友。
2020年12月,邓亚萍在参加一个电视节目的时候,坦率的表达了和乔红的深切友情,她满怀感情的说:和搭档乔红,是对手亦是战友。
2021年,邓亚萍在参加一个关于畅聊奥运的活动之时,分享了乔红决赛前热身拿水崴了脚的趣事,她神色中的怀念和笑意,足以体现二人的感情之深。
2022年,乔红也已经54岁了,她的事业一直很顺坦,在她自己获得大大小小一箩筐的奖牌之后,还一直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在不同的岗位奉献着自己。
岁月催人老,曾经在赛场上大杀四方的乔红,也已经收敛起了自己的光芒,如今眼角的细纹也慢慢出现,早已没了年轻时的样子,可是有家人朋友以及曾经的“战友”陪伴的她,依旧生活得很开心,还是那个笑容满面的开心果,那个努力又很热心肠的大姐姐。
有人说,如今54岁的乔红已经老到认不出来了,但实际上,她的内心,充沛且炙热,她用积极的态度在面对事业和生活,顺利的背后,是乔红无数血泪的付出。
《本色乔红》《乒乓世界》2003.04.03 夏娃
《乔红生怕“对不起观众”》《乒乓世界》 2000.08.03 赵卫真
《记著名乒乓球运动员乔红: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湖北日报(荆楚网)
一直以来,国乒都是所向披靡,谁也打不过。因此不少球迷都拿国足来调侃,因为国足实在是太烂,与国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乒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的运动员,在这些优秀的运动员里,也不乏有像邓亚萍一样优秀的人——乔红。
乔红,196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七岁就开始打乒乓球,并入选了小学的乒乓球队,加上自己的努力,12岁就加入到了湖北省乒乓球队,也许是造化弄人,儿时的其他两个小伙伴早已进入了国家队,乔红却在19岁的时候才入选国家队,她的内心也不失一点的心酸。
1989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乔红,出人意料地夺取了女单和女双的双料冠军,但这喜悦并没有持续很久,立即就使自己平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乒乓事业中,之后夺得了十一个世界冠军。本以为她会继续自己的开挂之旅,但没想到遇到了一生的“宿敌”邓亚萍。
从1993年到1997年,邓亚萍一直在世界排名中位列之一,而乔红也紧紧跟在她的后面排行老二,但她们并没有因此相恨,而是同心协力的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作为邓亚萍的黄金搭档,她们所过之处几乎包揽所有的女双冠军,但每次到了女单决赛时,乔红就没赢过邓亚萍,因此邓亚萍闻名中外,而乔红则成了衬托鲜花的绿叶。
参加完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乔红想要退役,领导一做她思想工作,最后选择继续前进。因为在她看来,只要队里还需要她,她就会认真踏实的练好每一板球,直到1996年退役后,乔红被中国乒协公派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队,在那边边教球边练球,担任松下俱乐部的教练。而回国后,进入国家队担任教练,先后培养出了许多的奥运冠军,但随着自己年龄不断的增大,50岁仍处于单身的她,也令身边的朋友和弟子担心不已,但在她看来这也并没有什么过大的影响。
去年9月份,50岁的乔红终于收获了幸福,但由于乔红过于低调,外界也没有对她丈夫有过多的了解,不过,看到乔红终于幸福生活了,这样让不少球迷和朋友放心了。如今,乔红虽然已经离开了国兵,但她依旧十分心系她的队员。同时,乔红还担任广东省青少年竞技 体育 学校校长,人生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在此祝愿乔红家庭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
90年代中国女乒威震四方的两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邓亚萍和乔红,相比于邓亚萍的霸气和不服输的拼劲,乔红给人的感觉就是温顺,低调。俗话说红花需要绿叶衬,乔红心甘情愿的一辈子充当邓亚萍身边的“绿叶”。老一辈的球迷都记得收音机里经常传出这样一句话:XX比赛冠军邓亚萍,亚军乔红。
乔红,是我国乒乓球著名的运动员、教练员。她1968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7岁开始打球、12岁进入湖北省队、19岁进入国家队、21岁夺得世乒赛女单冠军,此后伴随着邓亚萍的崛起,乔红开始与其合作双打,并在第25、26届奥运会上与邓亚萍合作夺得女双冠军。在邓亚萍时代,世界大赛上乔红单打获得几乎都是亚军。因此,有人认为乔红与邓亚萍同一个时代是一种悲哀,所以有人对此有“一时瑜亮”的感觉。
她是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乔红,11个世界冠军获得者,邓亚萍最贴心、最放心的搭档,大满贯得主王楠的执教恩师,前中国乒乓球国家队女队的教练。虽然乔红没有邓亚萍的名气响亮,但那仅仅是她信奉知足常乐原因造成。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乔红正式退出国家队。她继续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打球(1995年签的合同,为期2年),1998年乔红又与该公司续签了一年的合同,出任球队的教练员。乔红后来回了国家队执教,她带过的队员有刘诗雯、牛剑锋等人。2002年在王楠的强烈要求下,乔红开始担任她的主管教练。此后,王楠在巴黎世乒赛上一举多得女单、女双和混双的三个冠军。
她一生全部奉献给国家乒乓球事业,单身50年,直到去年已经51岁的她才走向人生婚姻的殿堂。 虽然个人的幸福来得比较晚,但是人生没有遗憾,祝福这位中国乒坛的传奇人物,低调的乔红,生活美满,家庭幸福!
乔红出生于湖北武汉市,在离乔红家不到10分钟路的胡同有所小学,乔红就是在那儿与乒乓球结缘的。当时学校有规定晚上9点以后不开门,乔红他们训练完了以后,要从大铁门的门缝里钻出来,家长则从上面翻出来。整整四年,每天晚上乔红和一群孩子拖着疲惫的身体从门缝里钻出来,爸爸们则从尖利的铁栅栏上翻出来,遇到停电,他们就用打火机照亮。
如果说乔红命里注定是要打乒乓球的话,那么当年把她挑出来的体育老师董委伟,则是一位能识千里马的伯乐。至今乔红还保存着当年的训练日记,上面还清楚地记录着她从之一天开始到以后每一天的训练和比赛的情况。现在虽然日记已经尘封了几十年,当年的体育老师也已成了一位不错的律师,但当年的记忆依然清晰。董委伟说:“当时,我看那个小孩儿剪个运动头,身高也比较合适,整个身材比较匀称,就把她叫出来试试看。乔红确确实实有点天分,一般的小孩儿都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她大概20天,就基本掌握了一些技术要领。”
当时条件很艰苦。董委伟说:“只有一副乒乓球台,不可能每个人上去训练。另外她们身材都很矮小,按照正规的乒乓球台台面去训练的话,手法肯定都是错误的,因为人矮她就要抬起手来。所以我就把球台的腿给锯掉了一截,后来还挨了校长的批。一年365天,只有大年初一休息,一天训练不会少于6个小时,练到晚上11点。11点她们回去还要做家庭作业,所以她们根本不可能在12点钟之前睡觉。”后来,董老师调到另一所学校,乔红和另外两个同学为了学打球,就跟着董老师一起转了学。于是在随后的4年中,乔红的父亲每天都要挤公共汽车去接乔红。半夜回家的路上,父女俩常常睡过了站,不得不再返回去重坐。
乔红就这样像竹子拔节一样一点点地成长了起来,每成长一节就留下一个印记,显示着成长的力量。五年级的时候在全国业余体校的一次比赛中,乔红获得第二名,进了省队,初尝打球甜头和乐趣的乔红对未来充满信心。
国乒一直以来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都非常优秀,似乎在印象中,国乒的实力就没有下降过,反而越挫越勇,在一代一代优秀的运动员涌现出来的时候,同样也说明了国乒一直在进步,虽然也有过失败,但会积极面对失败调整状态,最终胜利还是属于国乒。而在邓亚萍那个时代,有这样一位球员不论技术还是能力都不输给邓亚萍的人,却在职业生涯中一直都是邓亚萍的陪衬,她就是乔红。
乔红196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七岁就开始打乒乓球,并入选了小学的乒乓球队,加上自己的努力,12岁就加入到了湖北省乒乓球队,也许是造化弄人,儿时的其他两个小伙伴早已进入了国家队,乔红却在19岁的时候才入选国家队,她的内心也不失一点的心酸。
1989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乔红,出人意料地夺取了女单和女双的双料冠军,但这喜悦并没有持续很久,立即就使自己平静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乒乓事业中,之后夺得了十一个世界冠军,本以为她会继续自己的开挂之旅,但没想到遇到了一生的“宿敌”邓亚萍。
乔红与邓亚萍同处一个时代,作为国乒当时的两大主力,两人一同参加了92年巴塞罗那与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乔红收获了两枚女双金牌,这也是国乒奥运 历史 上的最早的两枚女双冠军,此外,在两届奥运会单打比赛中,乔红都不敌邓亚萍收获一银一铜两枚单打奖牌,正因为如此,两届奥运会4枚金牌的邓亚萍成为中外名人,而乔红则被外界称为“绿叶与配角”。
虽然是绿叶般的存在,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乔红,在国际赛场也是大杀器般的存在,为中国队收获无数荣誉,包括世乒赛女单冠军,包括1992及1996年奥运会与邓亚萍搭档力夺女双冠军,综观其职业生涯,除了屈居邓亚萍之后外,乔红个人荣获11枚世界冠军,比别人整个国家队的还要多!
乔红比较一下自己和邓亚萍的付出,乔红觉得自己拿第二够好了:“她实在太苦,每天平均比我多练一个小时。我除了比小邓差,比其他人还好呢。说实话,我挺佩服小邓的,我没有她那种毅力。但不羡慕她,可能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以我的性格,觉得那样活着太累。我比较随意,不会勉强自己,先尽力,不行就算了。”
退役后,曾有段时间乔红担任国家乒球教练,王楠、张怡宁、郭跃都是其得意门生,一个人带出三位顶级世界冠军,乔红绝对堪称国乒的最牛女教练,当年王楠在巴黎世乒赛个人独得三枚金牌,赛后采访中说:“感谢乔红教练的付出。”再后来,乔红离开国家队,担任广东省 体育 运动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及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2014年至今担任广东省青少年竞技 体育 学校校长。事业方面也是顺利,但是在感情方面,乔红却不是很顺,一直没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据说王楠曾为她介绍过男朋友,但是没有成,可能是缘分不够吧,不过就在乔红50岁的时候,竟然传来了好消息!
由于乔红过于低调,外界也没有对她丈夫有过多的了解,不过,看到乔红终于幸福生活了,这样让不少球迷和朋友放心了。如今,乔红虽然已经离开了国兵,但她依旧十分心系她的队员。同时,乔红还担任广东省青少年竞技 体育 学校校长,人生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在此祝愿乔红家庭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