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亚洲足球世预赛,很多球迷朋友第一时间就脑补一堆球场画面,心想这赛程肯定是一场说走就走的“世界杯之旅”,结果呢?到底在哪踢,咋安排的?别急,跟我一起瞧瞧这盘棋怎么下。
说起“在哪里踢”,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亚洲各参赛国家主场和客场踢。比如说,沙特阿拉伯的球队就在利雅得主场,韩国队会在首尔的世界杯体育场嗨翻天,伊朗队则屡次在德黑兰的阿扎迪体育场放话:这场我们赢定了!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受疫情影响几年,亚洲足球联合会(AFC)多次调整比赛场地。在2022、2023年期间,有不少比赛被迫改成集中赛,即“一个地方打完所有人的比赛”。这招其实让很多球迷一头雾水:我买的谁家的票?现场坐哪里?
比如:卡塔尔、阿联酋、新加坡等国一度成为轮换的“预赛主场”。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不仅是荣光的世界杯举办地,还承担了世预赛大家庭的“流浪之家”任务。哪国疫情最轻,国际局势稳点,球队就往哪儿搬,感觉像个足球版的“去哪儿”,是吧?
给你举几个具体例子,方便你脑补:2022年世预赛12强赛阶段,中国队的部分主场原计划在武汉、广州进行,结果因为疫情,赛程被压缩,比赛改在阿联酋迪拜的体育场集合打赛。韩国、伊朗这些常年铁打的主场,也有被换成中立场馆的傻乎乎经历,真是一出好戏。
聊完主客场和集中赛,咱们不妨扒扒场馆那些事儿。亚洲世预赛用的球场大多是国际级标准,比如日本的埼玉2002世界杯球场、韩国的世界杯体育场、泰国的Rajamangala国家体育场,还有阿联酋的扎耶德体育场。这些都是承载无数激情和泪水的“绿茵战场”,每一块草皮都“故事多啊”。
你想想,如果世预赛比赛全都挤一个国家,球迷们估计得搓搓手练练嗓门,抢票比抢春运火车票还要难。也正因此,分散赛制才算是最得人心。不仅锻炼了本地球队的主场优势,也给了粉丝在家门口“现场打call”的机会。要是像打电竞一样,比赛全在线上,你还指望哪个大爷带孙子去现场看球状况啊?
而且在场地选择背后,当然也有战术和心理博弈的成分。主场能让球队更有安全感,球迷那震耳欲聋的呐喊更是给球员注入“狂飙蓝鲸”似的能量。一些战队会利用气候、海拔优势埋伏对手,比如伊朗的德黑兰附近高海拔地区,跑起来收获不小。
还有特殊情况!有些国家因为政治、疫情等因素不能正常承办比赛,只能“出逃”找中立场馆。就像某集邮爱好者硬要到别人家寄信一样别扭,可别小看了,这背后费的心力堪比策划一场惊天大劫案。
说了这么多,咱们这亚洲足球世预赛场地眼花撩乱,其实核心就是“主场+客场+必要时中立场馆”的三足鼎立局面。难怪网友们戏称球员们不仅要踢球,还得兼任“旅游达人”。说不定他们腿比一般旅游达人累多了,直呼:地表最累职业非踢世预赛莫属!
所以,你若问亚洲足球世预赛到底在哪踢,就别想“一锤定音”的答案啦。中国踢中国,韩国踢韩国,卡塔尔踢卡塔尔,特殊时期摆脱不了“客串中立地”。简简单单一句话:足球场多得像家家都有WiFi,踢球就得“线上+线下”两手抓。(话说回来,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世预赛改网上踢,不用跑场地,岂不是聊球聊到嗨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