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施洞龙舟赛,黔东南龙舟节的传说故事

2025-04-21 3:38:31 体育信息 maimiu

端午节为什么不用普通的船,而要用龙舟呢

关于苗家龙舟节的由来,在黔东南流传着两个民间传说。有一传说,说代天降雨的龙王有一次行错了雨步,下雨时间违反天意。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龙王劈成数段抛入江中。从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龙船沿清水江划渡,象征被雷公劈死的龙王复活了,又按常规降雨人间。这是一种赛龙舟求雨的古老风俗。

黔东南龙舟节的传说故事

其舟以大整木刳成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20多人。短挠激水,行走如飞。” 关于龙舟节,苗族人民传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在遥远的过去。江河边住着一个名叫保的苗家渔民,他有一独子名叫九保。

在黔东南的苗族地区,流传着一个关于龙舟节的动人传说。很久以前,江河边住着一个名叫保的苗家渔民和他的独子九保。一次捕鱼时,风暴突起,恶龙从江底跃出,将九保拖入龙洞。保悲痛欲绝,他勇敢潜入洞中,发现恶龙已将儿子杀害,用其尸体为枕。保愤怒之下,决定复仇。

在黔东南地区,苗家龙舟节的起源流传着两种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一种传说是关于龙王降雨的失误,因违逆天意而被雷公劈成几段。苗民们为了祈求龙王复活并按常降雨,便制作龙船在清水江上划行,形成了一种赛龙舟求雨的传统习俗。

施洞镇的龙船节

1、在贵州台江县施洞镇有一个独特的节日,独木龙舟节,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龙舟节:一是举办的时间不同。别的地区赛龙舟时间在端午节前后,而施洞苗族是在每年农历5月23至27日之间举行。二是龙舟的制造不同。别的地区制造龙舟是用许多块木板组合而成,施洞苗家独木龙舟只用三根杉木并掏空树心制成。

2、施洞镇,美名在外,已不再只是缘于昔日作为清水江重要口岸的地位,它依仗了更为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姊妹节、龙船节、苗年等节俗和施洞“破线刺绣”以及银饰。坐落在清水江畔的台江县施洞镇,依山临水,交通便利,在古代是连接清水江上下游的重要驿站和渡口。

3、基础设施:施洞镇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电、公路、闭路电视、电话,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条件。政治建设:施洞镇党支部总数为32个,其中农村党支部21个,机关党支部11个,党员总数达到499人。民俗文化:施洞镇以姊妹节、龙船节、苗年等节俗以及施洞“破线刺绣”和银饰等民俗文化资源而闻名。

苗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1、简介:苗年是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时间:一般在秋后举行。习俗:节日早晨,人们会将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并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会跳起踩堂舞。四月八:简介:四月八是苗族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2、苗年 简介:苗年相当于苗族的春节,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习俗:苗年期间,苗族人民会清扫房屋、准备年货,并在苗年晚上聚餐、守岁。第二天,他们会祭祖、拜年,以此庆祝一年的劳作收获,并悼念苗族始祖蚩尤,同时祭祀祖宗神灵及被视为保护神的枫木、竹木、岩妈、水井等。

3、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苗年:重要性: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苗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时间:一般在秋后举行,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习俗:节日早晨祭祖,给牛鼻子抹酒以示酬谢,青年男女跳踩堂舞。四月八节:起源: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苗族的体育活动有哪些?

.舞狮子。这是湘西和黔东北苗族经常开展的一项文体活动。舞狮子多以火花开场,即先用栗木钢炭的皮(这种炭皮燃烧时火星四溅)装进一个火球当宝来耍,引狮子出场,火球舞动,火星四溅,既美观,又使人望而生畏,笑着让出场地,然后,按其传统套路舞动狮子,动作多样,表演惊险,十分有趣。

赛龙舟:作为集体比赛活动,赛龙舟在湘西以江河的县城或大集镇为主,是苗族人民传统的重要体育活动之一。爬花杆:在贵州西部和云南部分地区的苗族中较为流行,特别是仁怀县一带的苗族,爬花杆是他们的特色表演项目。

赛马:在苗族地区广泛开展的竞技活动。荡秋千:苗族儿童喜爱的娱乐活动,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乐观精神。摔跤、踢毽子、扳手劲:这些活动在苗族社区中也很受欢迎,是苗族人民锻炼身体和娱乐的重要方式。射弩:苗族传统的射击活动,既是一种体育竞技,也是苗族人民狩猎技能的体现。

苗族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涵盖武术、舞狮、舞龙灯、赛龙舟等多种项目。苗族武术分为徒手和器械两类,包括粘功、策手、点穴、花拳和礼示。这些武术形式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战斗技艺,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舞狮子是湘西和黔东北苗族中常见的文体活动,而舞龙灯则是湘西和黔东苗族中互相配合的集体表演项目。

在贵州西部和云南部分地区,苗族有一项独特的体育活动——爬花杆。这项活动主要在仁怀县一带表演,参与者需要展示高超的技艺和勇气。此外,苗族地区还有赛马、荡秋千、摔跤、踢毽子、扳手劲和射弩等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也传承了他们的文化和精神。

打花棍,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乌当两地区苗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是苗族武术中别具一格的传统项目。苗族的打花棍多在喜庆的节日举行,参与者多为女子。所用花棍为木质,约长1~5米,直径4~6厘米。花棍表演一般是两人一组进行对打,每次八人持棍分为四组进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