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日,在本轮意甲比赛中,尤 *** 客对阵热那亚,结果他们以3-1大胜对手,其中C罗再度有精彩的发挥。
下半场第56分钟,当时皮亚尼奇在中场附近出球找到C罗,结果这位超级巨星不走寻常路,在前场边路有队友跑位的情况下,C罗自己选择带球长驱直入。在杀到禁区前时,C罗突然起脚打门,最终皮球像炮弹一样飞进死角,哪怕对手门将飞身扑救,也没能阻止这个神奇进球的诞生。
在这一次进攻中,C罗至少带球超过40米,在长途奔袭+身前有2名对手封堵的情况下,他竟然打出了一记世界级远射,超强的个人能力,让热那亚的所有努力都没用,最终只能目睹皮球飞进大门。进球之后,对手门将无奈跪地,相信这一刻他已经被C罗打服。
进球之后,C罗怒吼疯狂庆祝,像这样的进球,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堪称完美,几乎只有像他这样的超级巨星,才能够有这样的发挥。相信除了职业“罗黑”之外,全世界的球迷,都会为C罗这个进球叫好。
不过坦白讲,如今的C罗表现越出色,球迷就越伤感,因为这位超巨已经35岁了,很快就将进入职业生涯倒数期,这样的表现绝对是看一次少一次。相信很多人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C罗能够老得慢一点,再踢多几年,要是世界足坛少了这么一位能力和性格都非常有魅力的巨星,那该多无趣啊!
先说结论:C罗的头球能力在整个历史中处于绝对之一的位置。(以后暂且不论,不知道后世有没有超越他的。)
2019年看过一篇报告,说的是根据《泰晤士报》的统计,2006年以来,C罗头球进球数在五大联赛排名之一,一共进了67球。这当然是根据主流联赛的数据来看,其他未知联赛和业余联赛不做对比,也许还有绝世高手(你相信吗?)隐藏于民间。
什么才是衡量一个球员的头球能力呢?
(范佩西的世界杯鱼跃冲顶头球破门很漂亮,但是纵观其整个职业生涯,头球的占比都不高。)
球员头球射门的强度与准度、球员卡位或预判抢点的身体素质以及判断意识、球员的滞空于弹跳能力。因此,一味的高度(身高)不是头球能力的标准,不然克劳奇最应该入选这份名单。强如伊布拉希莫维奇,也不是由于头球而著称,而是匪夷所思的想象力而闻名遐迩。
我们翻看足坛历史上擅长头球的那些球员,大部分都是欧洲的居多,首先是都是极其自律典范,头球能力的保持靠的是腰腹部分的核心力量。而要在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保持在极佳的状态,自律是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我们往往看到好多德国人的头球能力强,就是源自自律,比如克洛泽,比埃尔霍夫。
我印象中的头球能力出众的球员:
之一,先说克洛泽。克洛泽头球能力是经过大赛考验的,许多世界大赛中有关头球的纪录都由他来保持:世界杯决赛阶段头球进球纪录(7球)、欧洲杯正赛头球进球纪录(3球),2002年德国和沙特的比赛中,他的头球帽子戏法以及标志性的空翻庆祝动作都成了那届世界杯最闪亮的记忆点之一。
为什么对克洛泽的记忆这么深刻,源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队进入了那届世界杯,可以说是看球生涯最为记忆的时刻。克洛泽在当时的德国队不算高的,记忆中还有一个光头中锋扬克尔,但是克洛泽好用啊,怎么进球怎么有,反而是扬克尔,在世界杯上不怎么灵光。
第二,还说的是德国球员比埃尔霍夫。如果单论头球能力,比埃尔霍夫在历史的长河里一定能够占据一席之地。除了我们熟知的1996年欧洲杯决赛头球扳平比分外,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也打入了相当多数量的头球。
作为一名高中锋,比埃尔霍夫有着191cm的身高,这样的先天的优势,使他能够轻松争顶到来球。
其次,比埃尔霍夫对于来球的落点判断,以及自己的选位也有着独到的天赋。往往对落点的准确判断,和合理的选位,为他头球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而他的头球破门方式也多种多样:弧线头球,禁区外头球,贴地俯冲头球,你能想到的头球方式,比埃尔霍夫都曾经做到过。
网上对于比埃尔霍夫的赞美(对于比埃尔霍夫而言,头球不再是单调的力量美学,它也能成为一种艺术,一种用头堪比用脚的艺术。),我觉得一点都不夸张。
第三,我在搜集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个远古大神。柯奇士,匈牙利足球史上最传奇的射手。
柯奇士,享有【金头】的美誉;同时,金头柯奇士是许多老学究心目中的足坛之一位头球大师。柯奇士的身高仅1.77米,弹跳和滞空能力和抢点意识却极其爆炸。
作为空霸的柯奇士在那个年代到底有多强大?
正是因为柯奇士的存在,匈牙利才放心地祭出了历史独创的424“双边锋”阵型。何谓“424”阵型,意思就是在原来的442基础上改良,让上场的边前卫重视进攻并担任边锋角色,强化侧翼到中路的传递。
这是一套攻强守弱、前后场极其容易脱节的奇葩体系。这也是为什么那个年代匈牙利的比赛通常都是大球对攻,观众看得异常过瘾的主要原因。柯奇士和424阵型堪称绝配。本就超越时代的头球技术,再碰上量身订造的超级体系,柯奇士在禁区内的抢点与头球的威力发挥的淋漓尽致,“金头”从此名震天下。
我没看过柯奇士的踢球,网上的视频也没找到。不过能被后世传颂,想必头球能力不凡。
最后说说C罗。
第五位姆巴佩,双手插胸。姆巴佩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庆祝动作,就是双手插胸。每次在姆巴佩进球之后,总是会跑到场边双手插在胸前,看上去很拽的样子。不过姆巴佩的动作还不够火,模仿的人还不够多。第四位卡卡,双手指天。天空寄托着我的信仰,张开双臂仰望天空是感情上帝的恩赐。卡卡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每次卡卡进球之后总是会举起双臂双手指天,这一个庆祝动作成为了卡卡的标志。除了卡卡卡之外,梅西进球之后也会双手指天。但是这个庆祝动作更具代表性的还是卡卡。
第三位克洛泽,空翻。克洛泽的空翻庆祝动作持续了很多年,二零零二年世界杯,当克洛泽进球之后激动的就起了空翻庆祝。时隔十二年,二零一四年巴西世界杯上克洛泽进球之后再现空翻庆祝。虽然空翻已经有些踉跄,但是球迷依旧激动万分,这是属于克洛泽的庆祝动作。
第二位德罗巴,三道杠。足坛有很很多球员会在进球之后 *** 滑跪,但是最经典的滑跪莫过于切尔西民宿德罗巴了。德罗巴滑跪非常的霸气,每次滑跪贵过后,曹兵都会留下三道杠,这也是跟其他球星不同的地方。其他球星总是留两道杠或者四道杠,但是德罗巴每次都会留下三道杠。
之一位C罗,siu。当今足坛最火的动作是什么?当然就是罗总裁的庆祝动作。c罗在进球之后会跳起来转体一百八十,之后发出一声siu。就这个庆祝动作,让全世界争先模仿。在世界足坛无论男足女足,无论大小联赛,C罗的球迷总是会模仿总裁的庆祝动作。不仅仅是在足坛、乒乓球界、篮球界、网球界、在胜利过后,很多运动员也会模仿总裁的siu。
在两周前,博格巴的一次罚点遭到了很多球迷的取笑。除了没能罚进这一事实之外,他的罚点方式也堪称奇特。进球网就盘点了十大非比寻常的点球主罚方式。
博格巴的超慢小碎步助跑
尽管最终补射破门,但博格巴的超慢小碎步助跑还是给那个周末带来了很多欢乐。
曼联中场共计花费了超过十秒,一共走了26步才完成了射门。然而这样的加戏并没有骗过皮克福德,后者准确判断对了博格巴的主罚方向。
所幸皮球又被反弹到博格巴面前,完成补射也让他被嘲笑的程度得到了减轻。
巴洛特利的突然停顿
巴神并非之一位在罚点时突然减速的球员,但他却无疑是使用这一技巧最为出神入化的那个。
尼斯中锋总是会在主罚点球时突然放慢最后一步的节奏,守门员却总是被骗得作出扑救。而那时巴神就会轻松地将点球打进另一方向。
佩罗蒂的走路型助跑
罗马边锋佩罗蒂的主罚方式有着个人特色。他并不喜欢像大多数球员那样跑着罚点球,而是选择不紧不慢地走向点球点,再马上将皮球搓向两边。这一主罚 *** 看似平平无奇,但却效率很高。在上赛季欧冠半决赛首回合,佩罗蒂主罚点球将比分改写为2-5,也保留了一丝晋级悬念。
贝尔巴托夫漫步

“潇洒哥”的罚点方式一如他的一贯风格,艺术家般的优雅气质让他在错失良机时显得云淡风轻。但贝尔巴托夫至今依然保持着英超联赛的连续罚点成功纪录,保加利亚前锋的9次主罚点球全部转化为了进球。
这名先后效力过热刺、曼联和富勒姆的前锋总是会在主罚时慢慢走上前,直到出脚前最后一刻才漫不经心地确定自己的打门方向。在守门员急不可待地作出扑救动作之后,贝巴冷静地射向反角。
西格诺里一步到位
博格巴罚点球花了26步,西格诺里则截然相反,他只需要一步。
这位拉齐奥传奇前锋在主罚点球时只会给自己留出一步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守门员对于他的射门方向也难有头绪。
84.6%的点球命中率让西格诺里至今仍然被视为最顶级的点球手之一,他还曾接受了巴萨的邀请为内马尔指导点球主罚技巧:“我不喜欢助跑,这是因为我认为点球不是靠力量或者速度,而是靠角度。我个人更喜欢贴地球,如果是半高球,门将扑住的可能性会提高40%。”
此外西格诺里还透露了一个罚点秘诀——盯住门将的膝盖:如果门将先弯那一侧膝盖,就意味着他是佯装扑这一侧,但实际已经准备发力扑向另一侧。
C罗诡异凌空斩

在皇马上赛季淘汰巴黎圣日耳曼的比赛中,球迷们被这样一个瞬间所惊呆了——在C罗主罚点球时,皮球居然在脚触球之前就飘在了空中……
不过,后来C罗的队友们对此进行了解密,原来这只是C罗在训练中尝试过的罚点技巧。他会在即将触球之前,用支持脚猛跺地面,让皮球稍稍弹起浮在空中,这样的话,他也能踢出更为势大力沉的点球。
费迪南德对此评价道:“只有优秀球员才能做到,让球弹起来并且凌空射门,但你绝对看不到其中的细节。”
梅西狡猾的传球
在罚点球时送出助攻,这样有些多此一举的选择显然增加了风险,因此少有人敢于如此尝试。但这显然并不适用于克鲁伊夫和梅西这样的天才,不过他们也是在自家球队分别5-0和3-1领先的情况下才敢于如此“炫技”的。
这样艺高人胆大的配合需要足够的默契以及一颗大心脏,阿森纳的两位名将就是反例:皮雷在2005年试图复制这一经典时一脚踢空,跟进的亨利也没有踢到皮球,最终被判点球违例。
帕年卡的勺子

即便是在今天,勺子点球也并不常见。而作为首位在大赛祭出这一招的帕年卡,则将永远因为自己的这一创举而留名史册。在1976年的欧洲杯决赛上,帕年卡获得了在点球大战中一锤定音的机会——只要命中,捷克斯洛伐克就将成为新科欧洲冠军。
而在面对西德国门迈耶的时候,帕年卡利用时间差搓出一道落向中路的优美弧线,已经扑错方向的迈耶只能目送皮球入网。德国队历史上唯一一次在点球大战中落败,成就了勺子点球的传奇。
扎扎的芭蕾舞
在2016年欧洲杯上,星光黯淡的意大利队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连胜比利时、瑞典,早早确定头名出线。此后他们又在十六强战淘汰了西班牙,直到八强战才遗憾地被德国点球大战淘汰。
扎扎不幸成为了失利之后的“替罪羊”,不过坦白说,考虑到他离奇的罚点方式,球迷们也不算太冤枉了他。在120分钟内1-1僵局注定之时,孔蒂选择了换上扎扎罚点球。但在点球大战中第二个出场的扎扎却让人大跌眼镜地上演了一出“猥琐芭蕾舞”,最终他的射门被横梁拒绝。
如此离奇的失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意大利的士气,扎扎此后也公开向球迷表示道歉。
俄超小将后空翻
诺里克-阿夫达扬——这个名字显然并非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可能都在前段时间看过他的后空翻点球。这位喀山红宝石U21小将在主罚点球时以一记惊世骇俗的后空翻完成破门,对方门将毫无反应。
我们也不清楚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但这显然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