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内•克雷芒 (RenéClement,法国)
1913年3月8日生于波尔多。原习建筑,业余爱好电影,后来成为纪录片摄影师。 1938年导演《注意你的左侧》(短片,主要演员:雅克•塔蒂)。1942年:《铁路职工》(纪录片)。1943年《大田园曲》(纪录片)。1946年:《铁路的战斗》(编剧:克雷芒和柯莱特•奥特利,摄影:阿勒冈)。1946年:《安静的父亲》(诺埃尔—诺埃尔合作导演并主演)。1946年:《美女与野兽》(与让•谷克多合作导演并编剧,让• 马莱主演)。1947年:《该死的人们》(编剧:孔巴内兹,台词:强松,摄影:阿勒冈,主要演员:H.维达尔,P.贝尔纳,米契尔•奥克莱,达利奥,福斯科•贾舍蒂,弗洛伦斯•马尔利)。1949年:《铁窗之外》(又名《马拉巴加监狱》,法意合制片,编剧:柴伐梯尼与S.C.达米科,台词:奥朗什与博斯特,摄影:L.巴日,主要演员:米契尔 •摩根,J.马莱)。1952年:《禁止的游戏》(编剧:博斯特和奥朗什,根据弗朗索瓦 •布瓦叶尔的原作改编,摄影:R.叙亚尔,主要演员:布丽吉特•福舍,G.布叙利)。 1954年:《里波阿先生》(在英国摄制,编剧:克雷芒和H.米尔斯,根据路易•埃蒙原作改编,台词:R.克诺,摄影:O.莫里斯,主要演员:杰拉•菲利普,瓦勒利,霍布逊,让•格林伍德)。1956年:《谢尔惠丝》(编剧:奥朗什与博斯特,根据左拉原作改编,摄影:R.叙亚尔,作曲:奥立克,主要演员:玛丽亚•谢尔,弗朗索瓦•贝利埃,苏茜•德莱尔)。1958年:《太平洋堤坝》(与意大利、美国共同制片,编剧:克雷芒与欧文•肖,根据玛格丽特•杜拉原作改编,摄影:奥特洛•马岱利,主要演员:亚尔瓦娜•曼加诺,安东尼•贝尔金斯,阿丽达•瓦利,理查德•孔特,约塞芬•范•弗利特)。1960年:《阳光普照》。1961年:《活着多么快乐》。1963年:《此日此时》。 1964年:《谄媚的人们》。1966年:《巴黎在燃烧吗?》。1969年:《雨中过客》。19 70年:《树下的房子》。1971年:《兔子在田野赛跑》。
雅克•贝盖尔(JacquesBecker,法国)
1906年6月15日生于巴黎,1960年2月20日逝于巴黎。1932—1938年担任让•雷诺阿的助手。1934年开始导演《克利斯托巴尔的黄金》(未摄完,由别人完成)。1942年:《最后的王牌》。1943年:《红手古比》(编剧:韦里,主要演员:费尔南•勒杜。19 45年:《花边》(主要演员:R.鲁洛,密舍琳•普莱斯尔)。1947年:《安东尼夫妇》(主要演员:罗杰•毕谷,克莱尔•玛菲)。1949年:《七月的约会》。1951年:《爱德华与卡罗琳》。1952年:《金盔》(主要演员:雷几亚尼,西蒙•西涅莱)。1954年:《别碰这笔钱》(主要演员:让•迦本)。1955年:《阿里巴巴》(主要演员:费尔南台尔)。1957年:《亚森罗平》(根据莫里斯•勒勃朗的小说改编,主要演员:R.拉穆勒)。1958年:《蒙巴那斯街十九号)(主要演员:杰拉•菲利普)。1960年:《地洞》。
安德列•安托瓦 (AndréAntoine,法国)
1858年1月31日生于里摩日,1943年10月19日死于布里根。 “自由戏剧”的创始人,导演影片。1916年:《科西嘉兄弟》(根据大仲马原作改编)。1917年:《罪人》(根据科贝原作改编)。1918年:《海上劳工》(根据雨果原作改编)。1920年:《塞格利埃家的 *** 》(根据朱尔•桑陀原作改编)。1921年:《土地》(根据左拉原作改编)。1922年:《阿莱城的姑娘》(根据都德原作改编),《云雀和山雀》(格利叶编剧;该片迄未发行)。
H.G.克鲁佐 (H.G.Clouzot,法国)
最初是编剧和台词作家,编写《反叛者》(1938年),《家里的陌生人》(1941年)的剧本,以后导演影片。1942年:《杀人犯住在二十一号》(主要演员:皮埃尔•弗雷斯纳,苏西•德莱尔)。1943年:《乌鸦》(编剧与台词:夏汪斯与克鲁佐,主要演员:皮埃尔•弗雷内,G.勒克莱尔,拉尔盖)。1949年:《巴黎警察局》(主要演员:B.布利埃,L.约凡,苏西•德莱尔)。1949年:《曼侬》。1950年:《米盖特和她的母亲》。 1952年:《恐惧的代价》(主要演员:伊夫•蒙当,夏尔•瓦内尔)。1954年:《邪恶的人》(主要演员:西蒙•西涅莱,保尔•茂利斯)。1955年:《毕加索的秘密》。19 56年:编写《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剧本(与费利•雷米合作,克里斯蒂安•雅克导演)。 1957年:《间谍》。1960年:《真相》。1967年:《女囚犯》。
望采纳!!!!
《让·穆兰》(法国)
Jean Moulin,une affaire française
编剧:皮埃尔•阿克宁
导演:皮埃尔•阿克宁
主演:弗朗西斯•于斯特、帕拉尼•罗兰
故事梗概:
查尔努瓦卢省的省长让•穆兰先生在去救济站的路上救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爱丽丝,爱丽丝的身世非常悲惨,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和外婆相依为命。1940年6月10日,德军进驻她所在的城市,由于爱丽丝的外婆拒绝把房子交给纳粹,被德军残忍的杀死,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的爱丽丝受了很大的打击。还好,好心的让•穆兰的鼓励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并从此积极地投入到了革命运动中去,而让•穆兰的英雄故事也被一代一代传颂下去。
那时,德国纳粹的战火已经燃烧到法国西南部的查尔努瓦卢省,省长让•穆兰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毅然拒绝离开,坚守阵地。为了削弱本省的武装力量,德军阴谋嫁祸该省军队杀害平民。让•穆兰深知事实真相和德军的野心,拒绝在撤销军队的协议上签字。纳粹恼羞成怒,用尽办法折磨他。这期间,难以忍受的让•穆兰曾经试图自杀,但最终被人救活。在大病一场后,德军辞去了他的省长职位。
陷入人生低谷的让•穆兰并没有灰心丧气,他要投入到更伟大的斗争中去。1941年9月,他忍痛离开了心爱的女人吉尔•贝特,隐姓埋名,只身到全国各地联络反抗组织,并努力与当时法国更大的以弗雷内为头目的地下反抗组织积极地合作,他知道单单依靠反抗组织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在政治上要有更强大的力量。于是,让•穆兰找到了当时任将军的戴高乐领导战斗。
在革命中,危机重重,敌友莫辨,但他凭着巨大的信念和毅力,仍旧战斗在龙潭虎穴,出生入死,谱写了一曲曲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在这过程中,有得有失,革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因为选择战斗,他失去了心爱的吉尔•贝特。
国内的革命情况越来越复杂,在抗战组织中更是敌我难辨。1943年,让•穆兰被抵抗组织的秘书长哈迪出卖,被德军抓入监狱。在监狱中,他备受折磨,但坚决不透露任何一个革命者的名字。1943年7月8日,这位英雄痛苦地死去,年仅四十四岁。不久,法国的战争取得全面的胜利,人民重新获得了自由。1984年12月19日,让•穆兰的骨灰被奉入先贤祠,成为法国人心中不朽的英雄。
皮埃尔·赖伐尔(法语:Pierre Laval,1883年6月28日-1945年10月15日),法国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和维希 *** 中三次出任总理。1914到1919年和1924到1926年,两度任职于国民议会。20世纪30年代,担任过多个内阁职位,并于1931-32年和1935-36年两度担任法国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支援菲利普·贝当上台。法国沦亡后,在希特勒支援下,1942年4月出任总理,此后一直左右贝当 *** 。法国光复后,1945年10月9日被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死刑。
1883年6月28日生于法国多姆山省的夏特尔东。他的父亲是个小咖啡店主,赖伐尔靠自学成为中学的辅导教师,继而攻读法学课程,获学士学位。从1907年起,赖伐尔在巴黎开业当律师。
20世纪初法国工人运动高涨,赖伐尔也被卷入社会运动的浪潮之中。1903年加入法国社会党。常以工会组织的律师和法律顾问进行活动,逐渐为人所知,他曾为一个无 *** 主义工人辩护,使之无罪释放而名声大振,1914-1919年担任塞纳省奥博维耶的社会党众议员。1923-1940年还一直当该市的市长。
他为极端和平主义者。反对之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因选举失败而退出社会党。1924年以独立社会党人的身份再度当选为众议员。1927年成为参议员。
赖伐尔混迹于官场,虽不善辞令,却擅长玩弄手腕,因而能在政界左右逢源,曾任潘勒韦内阁公共工程部长(1925年)、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内阁中任司法部长(1926年)和第二届塔迪厄内阁劳工部长(1930年)。他在任劳工部长的时候,曾主持实行社会保险法,一时颇负重望,赖伐尔于1931年1月之一次出任总理。当时世界经济大恐慌,而法国经济还好,在1931年底美国、德国、英国分别有160 万、190 万、140万人失业时,法国的失业人数只有1.2万 人。当年有290万外籍移民涌入法国寻找工作。他因为这个成为当年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但第二年法国经济终于不堪负累,跌入下滑通道。1932年2月被击败后,改任殖民部长。
1934年以后在加斯东·杜梅格和 皮埃尔·埃蒂安·弗朗丹两届内阁中任外交部长。1934年12月,里宾特洛甫访问巴黎,就萨尔地区投票和赖伐尔达成协议,赖伐尔保证,纵然投票有利于德国,法国也不会要求重复投票。1935 年1 月7 日,赖伐尔首次访问罗马,访问期间与墨索里尼会谈四次。双方订立了曾签订《法意罗马协议》(又称《赖伐尔-墨索里尼罗马协议》),主要内容是:法国将法属领地查德的114 平方公里、索马利亚的800 平方公里,其中有22 公里的海岸线以及突尼西亚的一块不大的地方让与义大利,义大利则在突尼西亚的意侨民国籍问题对法让步。从墨索里尼的侵略计划来看,这条海岸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协定为义大利在非洲的侵略活动开了方便之门。赖伐尔还允许墨索里尼在衣索比亚有放手行动的自由,实际上等于怂恿义大利侵埃。
1935 年6 月至1936 年1 月,赖伐尔再任总理。1935 年12 月,赖伐尔还伙同英外务大臣塞缪尔·霍尔在巴黎秘密缔结了出卖衣索比亚的协定,要求衣索比亚割让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给义大利,而义大利只补偿8000公里的土地,被衣索比亚拒绝。在整个意埃战争期间,赖伐尔采取了实质上亲意的"中立"立场。
赖伐尔是引导法国步入绥靖主义歧路的始作俑者。但在当时他也不是完全屈从于法西斯国家,1935 年8 月德国宣布建立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后,他立即提出 *** ,并向国联控告德国,要求实行集体制裁。如同年4 月倡议建立"斯特莱沙阵线",5 月代表法国同苏联正式签署了酝酿已久的法苏互助条约,并亲访莫斯科。
当时由于经济危机,法国法西斯党派兴起,当时建立了火十字团,法兰西团结,法兰西行动同盟等右翼组织,赖伐尔支援这些右翼团体,甚至给他们发津贴,导致了左派的反击,1936年,在人民阵线获胜前不久,赖伐尔内阁倒台。此后4年,赖伐尔都没有在 *** 任职。
主要成就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法国对德宣战,他坚决反对。1940年 法国溃败后,赖伐尔支援亨利·菲利浦·贝当上台。1940 年6 月出任贝当 *** 的副总理和国务部长,促成将 *** 迁至维希,并诱使议会授全权予贝当。同年10 月受希特勒召见,并陪同贝当前往蒙都瓦尔(Montoir)会见希特勒。随即出任维希 *** 外交部长。同年11 月会见戈林,表示愿与德实行军事合作。任内,奉行亲德政策,深得德国占领军当局宠信。后因与贝当矛盾,于12 月被逮捕,在德方庇护下,旋即获释。1942年4月,由于德国人出面干涉,贝当被迫重新召回赖伐尔任 *** 总理,贝当终于成了"傀儡元首"。
赖伐尔大权独揽,兼任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和情报部长,进一步纵容了纳粹德国当局对法国人民的 *** ,并动用法国的经济力量支援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同意盖世太保进入非占领区活动,大肆搜捕犹太人,并将突尼西亚交由德军占领。同年11 月德军进占非占领区后,成为贝当的正式继承人。1943 年兼任维希民警首脑,颁布《义务劳动服务法》,驱使大批民工去德国服苦役。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赖伐尔企图成立一个能为英美所接受的临时过渡 *** ,但是这一企图未能实现。法国解放前夕,被德军带往德国的西格马林根(Sigmaringen)。1945年5月,赖伐尔逃往西班牙,西班牙 *** 把赖伐尔交给了盟军。1945年8月,赖伐尔被引渡给法国 *** 。同年10月9日,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赖伐尔死刑。于10月15日被处决于弗雷内监狱的围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