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在伦敦奥运会的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成功夺冠,并且超过了世界纪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这也是他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二枚*。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要把这件事特别提出来说一下,别的人在其他项目夺冠了不也一样嘛!那好,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孙杨的夺冠之路——
比赛开始了!可能是由于心急,其他选手还没起跳,孙杨就一下子“扑通”跳进了水里。神马情况?观众们目瞪口呆。他也没有听见其他选手跳水的声音,回头一看,才知道自己抢跳了。要知道,这可能会被取消比赛资格的呀!想到自己四年来的心血要白费了,他心情极为复杂,我也很着急。
还好,经过重放,才知道这是裁判的错,比赛重新开始。这时的孙杨好像有如神助,超常发挥,在才开始的100米就占据优势,把别人甩在身后远远的,到最后都没给对手机会,同时也打破了世界纪录!
此时在水里的孙杨心潮澎湃,不断用手拍打着水,不住地呐喊。想到自己差点被罚出场,不禁流下了眼泪。坐在电视机前的我被孙杨感动了,也激动起来。
事后,孙杨说,那时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怎么就跳了下去。没想到超水平发挥,又为国家夺得了一枚*,太激动了!说到这儿,他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也被他的爱国精神所折服!
我希望在奥运会上,中国军团能有更多像孙杨这样的人创造世界纪录,为国家争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心目中的英雄全红婵作文1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有的人心中的英雄可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抗日英雄,有的人心中的英雄可能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一生的人,而我心中的英雄就是此次为我们伟大祖国争光载誉归来的跳水*——全红婵。
由于疫情影响,2020东京奥运会于2021年月举行。在这次奥运盛会上,我们中国队共获38枚*,33枚银牌,18铜牌。为祖国赢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绩。在这每一块奖牌的背后都会有一段感人的,励志的故事,而这其中最是令我动容的就是跳水*全红婵。
14岁夺得*的跳水*全宏婵,这么一个小女孩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在这个年纪本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周末跟随爸爸妈妈去游乐场游玩,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但在这个年纪他选择了刻苦训练,艰苦付出,为国争光,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和敬佩。
随着媒体的报道,全红婵的跳水生涯完全被大家所了解,越了解她,越走进她,就越敬佩她。年仅14岁的中国选手全红婵5跳中有3个满分,碾压式夺冠!她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她极能吃苦。广东省湛江市的跳水训练场地是露天的跳水台,风吹日晒,训练环境可以说是全省最差,完全要看天的“脸色”,夏天打雷下雨不行、冬天太冷不行,全年只能训练7个月。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如此艰苦的条件致使很多孩子受不了这种苦,没训练多长时间就离开了,而全红婵依然刻苦、认真的坚持着。不但能坚持下来,反而能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她是同龄人中训练最刻苦、最努力的一个。她每天要400跳,每一跳都拼尽全力。之后,还要200跳后空翻。一个动作失误,就回去加跳10次。
她的悟性极高。如果奥运会不因为疫情延期的话,全红婵根本无法参加本次奥运会。那是因为,一年前还未进入国家队。也就是说,她进入国家队仅仅一年就在奥运会上拿了一块*。甚至,之前她第一次参加国内比赛时,她还没有把全套的动作学会。
就在比赛之前的三周,她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把每一次练习当做比赛,把每一次比赛又当成训练,最终决赛拿了第一名。细数下来,全红婵参加过的国内的比赛才只有10场,并且没有参加过任何国际大型比赛。选入到国家队后,直接拿了奥运*。是的,如果全红婵没有对跳水这项运动极高的悟性的话,她进步的速度不会这么惊人的。
她还极度懂事。这次东京奥运会结束后,全红婵面对记者的采访显得有些局促。面对座无虚席的记者,还有咔嚓咔嚓带闪光灯的摄像机,她戴着口罩显然有些紧张。全红婵左看右看不知道怎么说。到后来她说了一句让全场记者动容的话:“自己刻苦训练,为了能当*的奖金,给妈妈治病!”为了救治母亲,全红婵家几乎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当时,全红婵在封闭训练期间,得知这个消息后,她就一心想要成为奥运*,不为别的就为给母亲治病。
全红婵描述过自己的.生活,“就训练,放假就回家。也不能去哪,我连游乐园都没去过,因为没钱嘛。”“想去玩游戏啊,玩一些抓娃娃之类的那些,想去游乐园玩一玩。”“小的时候还想开一个小卖部。”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一样有自己小小的梦想和烦恼。但她的坚毅、努力、不顾一切地争取,还有她身上承担着的那份责任,让每个感到心疼。
说到这儿我不由得反思自己,我们同样是差不多大的年纪,甚至我的家庭条件比她好得多,但我确实不敢跟她相提并论。看到电视报道,她在训练场挥汗如雨时,我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当她挣到奖金后第一时间想为母亲治病时,我却理所当然地消费着父母辛苦挣的钱;当她为自己,为家庭,为祖国赢得荣誉时,我却还在为了多玩一会游戏而让爸爸妈妈生气……
她的努力,她的拼搏,她的孝顺,她的坚持,以及她的小小的玩抓娃娃机的小愿望,每一点都令我动容。这个呆萌可爱的小运动员,14岁的全红婵,像一股清流,像一束光,在2021这个暑假走进了我的心中,她就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会时刻不断的用她的精神激励自己,鼓舞自己,不断像她学习。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跳水比赛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跳水比赛作文1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了。
“瞧!跳水运动员们正在进场哟!原来,跳水比赛正在一步步向我们大家靠近呀!”下面,由我来讲述一下运动员们的比赛吧!讲说员开始行动啦!
“下面是运动中的跳水健将出场啦!看请美国队的选手,这对选手可是真有工夫的哦!漂亮!水浪花溅少,就是动作有点不协调,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回慢放,哎呀,就差一点儿,高低比较不同。”
“下面看请意大利的选手上场:呀!蹦得是挺高的,就速度稍有点不一致,一个比较选,一个比较后,真是可惜呀!要不然浪花也溅得不多啊!”
“呼”——一阵阵欢呼声顺耳迎来。一听就知道中国队的选手非常地棒!
原来,下面这一战要出场的是:中国队的实力选手!
“欢迎中国队的参赛选手!”鼓掌声一阵接着一阵。“哇”——中国选手简直就是合体为一,前后一致,高低相同,动作更是没有什么破绽,浪花那可真是小得不能再小了!酷啊!就连下水后游上来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
“下面又轮到英国的实力选手出场啦!”“呼”——连观众都在为她们打气。“这一听就知道,这队选手也不是好“惹”的,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有今天的.成绩,她还在20xx年北京奥运会得过奖的。”“漂亮,动作一致,水浪花也不是溅得很高,的确是个实力赛水啊!”
“现在,我们大家来看一下跳水名次的排行榜吧!”
“*,英国第二,美国第三,意大利第四……”
经过了5次的跳水轮次后:是中国队每轮动作非常完美,漂亮的回旋、高低、速度全都一模一样,因此中国选手获得了跳水的*。
“谢谢关注今天的***,欢迎下次继续收看,再见!”
跳水比赛作文2
今天,是20xx年1月30日,对于我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因为现在我就要去欣赏一场“跳水明星系列赛”。
晚上6时10分,我和爸爸走进了体育中心的游泳馆,这时比赛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了。
首先是预赛,跳水明星们一个个矫健的身姿、优美的动作,使大家掌声不断,恍如进入了一个“美人鱼”的世界。一轮、两轮、三轮……预赛一共进行了6场,在这6场比赛中,我大致了解了各个选手们的水平。其中我最看好的是上海的火亮,火亮不仅技术水平高,而且是全场发挥最稳定的选手,多次跳出了97、102、93等高分。我心里不禁暗想:这次比赛的*非火亮莫属。
紧接着预赛的是扣人心弦的淘汰赛。
果然,火亮以一个姿态优美、入水水花极小的“向后翻腾三周躯体”动作轻松获得了102.6这个将近满分的高分,与来自四川的丘波一同进入了总决赛。
后来,又进行了一场挑战赛,在挑战赛中,张雁全、周立新也进入了总决赛。
总决赛开始了,火亮果然不负众望,以高超的技术又获得105.45的高分,而接下去的丘波、周立新只是技术平平的发挥,正当我以为火亮已经稳稳地拿到*时,奇迹发生了,张雁全在最后一跳中发挥出色,以108分的全场*分获得了*。
欣赏了这场比赛,我深深地为中国跳水队而感到自豪,也要学习他们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
跳水比赛作文3
奥运开幕已经四天了,我国已经夺得了9枚*,昨天女子三米双人跳水又夺*,人们欢呼雀跃。
我国选手郭晶晶、吴敏霞双双搭对,站在三米跳板上,场内观众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两人的出场。她们凭着多年经验,第一跳,沉着像银燕跳入水中,得到了52。80分。第二跳,她们两人活如海豚,完美落入水中,得到了57。60分的好成绩。第三跳,向内翻腾两周半,像雄鹰俯冲向下并落入水中,得到75。60分。第四跳反身翻腾两周半,像翠鸟捉鱼,干净利落的入水,得了81。90分的好成绩,最后一跳郭晶晶、吴敏霞轻如鸿毛,缓缓落入水中得了75。60分,总分343。50分,轻松夺冠,俄罗斯居二,德国居三,我国两名选手为国争光,再创辉煌。当记者采访时,她们热泪盈眶对记者说:“感谢祖国的培养,教练热心教导,全国人民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的坚持、努力、拼搏两人互相合作,才能夺得今天的这枚宝贵*。
别看这枚小小的*,她们付出了多少的汗水,这是来之不易的,真是“台上一分种,台下十年功”,艰苦的锻炼迎来今天的荣誉。
跳水比赛作文4
今天,我们在观看北京奥运会女子双人跳水决赛。
听大人们讲双人跳水比较难,不仅每个人动作要做好,而且两个人动作要整齐,落水的时候水花要小,得分才会高。中国队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是郭晶晶和吴敏霞,她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活动。
比赛开始了,每个参赛的运动员都很认真﹑努力,但有的运动员还是太紧张了,出了小差错,得分就较低。每次中国队出场时,现场的中国观众都要喊:“中国加油﹗郭晶晶加油﹗吴敏霞加油﹗”看她们跳水时,我们观众都很紧张,但她俩很镇定地走上跳板,一起从板上蹬起,在空中翻滚旋转,笔直地跳进水池里,水花很小。“漂亮﹗”解说员在讲,全场欢呼起来,我和妹妹也跟着鼓掌,大声喊:“好哇﹗好哇﹗”差点儿从沙发上滚下来。比赛进行了五轮,运动员们你追我赶,气氛很紧张。最后,中国队以漂亮的一跳,总分排到第一,赢得了*。
教练和运动员相互拥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全场的掌声和欢笑声充满了体育馆。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空中,雄壮的国歌声在体育馆回荡,我们也跟着唱起国歌。中国人真伟大,我们感到很自豪,中国加油﹗
1. 跳水*陈若琳作文500字
8月21日晚上,“水立方”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0米跳台跳水决赛。
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最关心的就是陈若琳能否击败加拿大选手赫斯曼,夺回中国队连丢两届的*。今晚的决赛没有预赛和半决赛来得轻松。
最后一跳前,赫斯曼领先2分,赫思曼最后一跳88分。紧张使我紧紧地握着拳头,如果陈若琳有任何一丁点的失误,*就成了赫思曼的囊中之物,我默默地祈祷着陈若琳好好发挥。
终于,陈若琳上场了,观众大声呐喊着“加油”,陈若琳低着头,深呼吸,她要跳的动作是5253b,就是在空中需要做出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她不能出错,必须在这一跳拿到89.65分以上,才有可能拿到和我们分别了12年的*。只见陈若琳脚尖一踮就起跳了,翻腾、转体……全场顿时肃静,我也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这一刻如果针掉在地上也能清晰地听到,陈若琳这一跳得了100.03分,终于逆转败局,漂亮!顿时全场猛然沸腾掌声如雷,离别两届的*重回中国,我跳起来欢呼雀跃。
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陈若琳的相关报道,知道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跳水,有一次她手臂骨折了,在接受教练的极其痛苦的正骨术后,在伤臂未愈的情况下,还参加比赛,为了控制体重,硬是戒了零食和甜品(这是我们十几岁人的*啊)。她就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训练,才得到她今天的成就。
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应该象陈若琳一样,克服自己的缺点。
2. 跳水*陈若琳作文500字
8月21日晚上,“水立方”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0米跳台跳水决赛。此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最关心的就是陈若琳能否击败加拿大选手赫斯曼,夺回中国队连丢两届的*。
今晚的决赛没有预赛和半决赛来得轻松。最后一跳前,赫斯曼领先2分,赫思曼最后一跳88分。紧张使我紧紧地握着拳头,如果陈若琳有任何一丁点的失误,*就成了赫思曼的囊中之物,我默默地祈祷着陈若琳好好发挥。
终于,陈若琳上场了,观众大声呐喊着“加油”,陈若琳低着头,深呼吸,她要跳的动作是5253b,就是在空中需要做出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她不能出错,必须在这一跳拿到89.65分以上,才有可能拿到和我们分别了12年的*。只见陈若琳脚尖一踮就起跳了,翻腾、转体……全场顿时肃静,我也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这一刻如果针掉在地上也能清晰地听到,陈若琳这一跳得了100.03分,终于逆转败局,漂亮!顿时全场猛然沸腾掌声如雷,离别两届的*重回中国,我跳起来欢呼雀跃。
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了陈若琳的相关报道,知道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习跳水,有一次她手臂骨折了,在接受教练的极其痛苦的正骨术后,在伤臂未愈的情况下,还参加比赛,为了控制体重,硬是戒了零食和甜品(这是我们十几岁人的*啊)。她就是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训练,才得到她今天的成就。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应该象陈若琳一样,克服自己的缺点。
3. 写陈若琳的文章 急
奥运*--陈若琳的故事
经典语录大全
在国家队集训,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0363731若琳进步很快。2006年,她先后与李双、贾童搭挡,击败了包括奥运会*纽贝里在内的所有强手,连夺国际跳水大奖赛美国站、澳大利亚站、德国站及中国站、加拿大站等七站*。同年9月,她又在多哈亚运会上夺得女子双人10米台*和单人亚军。
参加大赛,即使再身经百战的选手也有心理紧张的时候。2007年,陈若琳在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时,她和王鑫组成女子双人10米台组合。由于此前陈若琳一直与李双和贾童搭挡,与王鑫还是第一次搭挡,而且是在级别很高的国际大赛上,能不能拿到*,陈若琳心里没底,紧张情绪油然而生。
陈若琳把自己的担忧通过电话告诉了爷爷。唐诗没说大赛的事,反而转移了话题道:“我今天又去放风筝了,外面的风很大,我还担心风筝放不起来,没想到风筝却比风和日丽时飞得更高。因此,我总结出,越是狂风的天气,只要艺高人胆大,风筝就会飞得更高更远……”
狂风,风筝,一个个关健词烙进陈若琳的心间,她顿时悟出,爷爷其实是举事例来化解她的焦虑心理,每一次大赛就像放一次风筝,只要自己把牢风筝线,不管天气多么恶劣,风筝总能载着梦想和希望飞向高空。
爷爷的话,让陈若琳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在这次大赛上,她和王鑫夺得女子双人10米台*,她自己也获得了单人10米台亚军。
2008年5月,陈若琳出征在南京举行的世界杯跳水锦标赛,这是北京奥运前的最后一场国际大赛,也被圈内人认为是奥运*的预热赛,竞争十分激烈。陈若琳与王鑫不负重望,一举夺得了10米台双人*。更让陈若琳惊喜的是,这次,她还如愿以偿地夺得10米台单人*。不久,陈若琳在北京奥运会上又勇夺10米跳台单人、双人*。
2009年12月12日,陈若琳17岁 生日 ,远在北京的她收到了爷爷从江苏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台纯白色的DVD播放器,上面还贴满了各种卡通贴面。这是爷爷奶奶送给她的 生日 礼物,陈若琳高兴不已。晚上,陈若琳又接到爷爷打来的电话,他关切地对她说:“你比赛紧张时,饿得睡不着时,就放碟片看,我还给你寄去了你*看的卡通片《魔女宅急送》,太 搞笑 了,看了碟片,你会放松心态的,这样就能以更好的状态应对训练……”听到这儿,陈若琳已经哽咽了。
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上,陈若琳与新秀汪皓组成新组合。赛前,两人都有些担心,因为两人都面临着身体发育所带来的不利因素。爷爷唐诗给她打气:“这一路走来,你闯过了那么难的关口,这一次,你一定还能过关斩将。”接着唐诗随口拈来自创的诗句,“若待亚运展娇姿,凌(琳)波仙子踏浪来。”里面嵌着“若琳”二字,陈若琳听后会心一笑。果然,本次亚运会上,陈若琳再次夺冠,又一次用实力证明她就是高台跳水的*。
笔者在采访中获悉陈若琳有个绰号叫“小高敏”,不仅是因为她的长相酷似前跳水女皇高敏,她的拼搏精神也绝不逊于高敏。我们祝愿陈若琳能飞得更高、更远。
4. 作文跳水*张若琳
我家乡的
说起,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跳水*——。
劳丽诗从小有着不服输的精神,使她从游池游跳台。
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从校跳到市,再从市队跳到省队,国家队。出生于一个普
通家庭,因为父亲是“个体”工作的,母亲也是帮人做些活来度过日子。每到夏天,
就被妈妈喊到泳池游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劳丽诗被对面跳水网吸引住了。就偷偷溜上了网,当时的跳水
教练看到她身手敏捷,又大胆,觉得她是个跳水的好苗子。便春,让
她学跳水。训练四年时间磨砺了她的意志、斗志。
在她恰好,那天风很大,吹得跳台上的劳丽诗瑟瑟发抖。教练看不下去了,叫她不要跳了,好好养。
可她却说:“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去的,就算生,我也要努力拼搏!”比赛一结束,教练马上带她去看,一量
体温,高烧39度。随后的市运会,第一项是跳1米板,她落到第七。但劳丽诗丝毫没有泄气
在10米跳台比赛时,她夺得了第一。2002年1月,劳丽诗正式选入国家队。这一年,
是她初露异彩的一年。这一年,她毫不停息地夺得一次又一次的*:国际泳联跳水大奖
牙站女子10米跳台单人*
米跳台双人*、世界杯跳水赛女子
米跳台单人、双人*。。大家奔走相告,祝愿她再创佳绩。
5. 陈若琳简介 跳水运动员陈若琳照片资料
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跳水女双10米台*(与汪皓)2011年上海游泳世锦赛跳水女子10米跳台*2011年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双10米跳台*2011-2012中国跳水明星系列赛(武汉站)双人10米台*(与汪皓)2012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阿联酋迪拜站女子单人10米台*(395.70分)2012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迪拜站双人10米台*(344.40分)2012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莫斯科站女子单人10米台*(391.00分)2012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莫斯科站双人10米台*(343.08分与汪皓)儿时的陈若琳体弱多病。
为提高孙女体质,4岁那年,爷爷、奶奶把她送到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学跳水。跳水教练高峰见陈若琳生得四肢修长,人也挺乖巧,便接纳了她。
陈若琳由此开始了跳水生涯。那年金秋,刚刚从事跳水训练的陈若琳随父母赴上海观看八运会比赛,看到健儿们在空中翻腾、转体的英姿,陈若琳对跳水的兴趣更浓了,她一脸认真地对爸妈说:“我一定要练好跳水,长大后为国争光。”
因体质较差,陈若琳对体能训练课比较头疼。爷爷唐诗便让她早晨到一所学校操场跑18圈。
每周日,唐诗都会骑着摩托车到老家看看,他就让陈若琳跟在后面跑,一个来回足有十公里。这两招很见效,短短两年时间,陈若琳练就了一副铁脚板,她成了那所学校晨练场上的小明星,在此锻炼的大人们全被她甩在了身后。
体质加强,使陈若琳在训练场上如鱼得水,一段时间过后,她被选拔到省少体校, 成为该校一名短期代培生。 陈若琳夺与教练苦其心志陈若琳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她是爷爷和奶奶一起生活。
第一次离开身边,爷爷、奶奶虽然舍不得,但考虑到她的前程,唐诗还是狠狠心。陈若琳也成为惟一没有家长陪训的小孩。
第一个月她竟然去了六趟南京。有奶奶陪伴,陈若琳就像一只快乐的小燕子。
这样的日子毕竟短暂,奶奶呆上一两天后就会返通,每当这时,陈若琳便死死拉住她的衣角,眼泪夺眶而出。陈若琳渐渐适应了新生活,这段经历为她成长奠定了基础。
她后来说,远离家人的日子虽然痛苦,但很磨练人。
6. 陈若琳的成长经历
陈若琳的成长经历:
2006年多哈亚运会 女子双人10米台*(与贾童) 单人10米跳台亚军
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 女子双人10米台*(与贾童) 单人10米台亚军
4岁,陈若琳从江苏省南通市儿童业余体校开始跳水生涯。
2003年,陈若琳在全国少儿跳水赛上独揽三金;2004年,陈若琳出席了全国跳水锦标赛,面对李婷、劳丽诗等诸多名将,她毫不怯阵,勇夺十米跳台第五名。
陈若琳的出色表现引起了中国跳水队*周继红的关注。2003底,还不足12岁的她就成为一名国家队队员。
2006年国际大奖赛澳大利亚站比赛中,陈若琳和队友蒋李双击败了包括奥运会*纽贝里在内的所有强手,摘取双人十米跳台*。半个月后的德国站,陈若琳和队友再度折桂。
2006年4月下旬,陈若琳和贾童摘得了中国站大奖赛双人十米跳台*。此后的加拿大、美国两站大奖赛,他们均凯旋而归。半年间,陈若琳在该项目独保不败。
2006年世界杯跳水赛上,陈若琳与队友贾童联手,再次将十米双人跳台*收入囊中,成为中国跳水队最年轻的现役世界*。
7. 陈若琳王鑫*背后的故事
姓名:陈若琳 性别:女 生日:1992.12.12 籍贯:江苏南通 项目:跳水 爱好:看书看电视 姓名:王鑫性别:女生日:1992.8.11 籍贯:湖北武汉 项目:跳水 爱好:看电视 两个16岁的小女孩双双站在跳台上,脚下,是清澈的池水和拥挤的人群。
展臂,深呼吸,纵身跃下,两个年轻而美丽的身影完美入水。 整个场馆顿时沸腾!两个南方小丫头,终于弥补了中国跳水队多年的遗憾。
备战 为了一次完美的跳跃,两个当家小鬼分别克服了青春期的烦恼。 鑫为奥运两年未见父母 尽管近两年来,这两个小丫头几乎包揽了世锦赛和之后所有国际大奖赛的单人和双人项目*,但女子跳台*的软肋就在于年轻选手的心理素质欠佳。
王鑫曾说,为了专心训练,自己已经两年没见到父母,更多时候是通过电话和他们联系。“就算是奥运会我也不希望他们来现场,怕他们来了我就跳不好了。”
小女孩说。 教练赵文进曾坦言,目前王鑫的技术不是很完善,要想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需要“很幸运很幸运”。
“幸运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艰辛去做的,不是靠自己想就想得出来的。”所幸,幸运和实力最终和王鑫走在了一起。
琳为奥运戒冰激凌蛋糕 对于陈若琳来说,这一年来*的烦恼就是发育期的烦恼。“只有我自己知道,多了这几斤体重,在跳动作时是什么感觉,明显感觉没有两天前的动作轻盈:翻跟头翻不过来,身体沉了好多。”
控制体重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重大任务,为了尽可能地遏制“发福”,陈若琳采取了节食的方式,她不仅放弃了自己酷爱吃的冰激凌和蛋糕等零食,而且几乎连晚饭也“戒”掉了。 在一个又一个饥饿的夜晚,陈若琳以看书或看电视来放松精神,“实在不行了,就睡觉”。
性格 两个人小鬼大的世界*还是一对爱看《故事会》的小女孩。 =============================== 王鑫、陈若琳:她俩以前竟然都怕水 两个“90后”小丫实现奥运*梦 12日,“水立方”,女子双人10米台的决赛。
中国队的陈若琳/王鑫这对“90后”小姑娘,以363.54分技压群芳,为中国代表团赢取了本届奥运会的第11金。 当身材娇小、笑容甜美的两个“90后”奥运*站在眼前,别被她俩的外表所迷惑,更不要以为她们的胜利似囊中取物,*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
陈若琳 曾被教练直接扔下水 4岁时,当陈若琳被启蒙教练高峰抛下水之后的几分钟内,她就被认定了是“天才”。 由于陈若琳从小爱生病,每周都要跑好几次医院,父亲唐华为了让女儿增强体质,带她去了游泳池。
由于陈若琳迟迟不敢下水,于是她的腰上缠上绳子,被教练扔到了水中央。等大人的香烟点着了,开始说话时,才突然意识到这小家伙已经不声不响地爬上了岸,静静地站在一旁。
“天才啊!”高峰抱起湿漉漉的陈若琳就亲,“这孩子水性太好了!我要定了!我从自己练跳水以来,到现在当教练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水感这么好的孩子!” 接触了跳水之后,陈若琳不再生病了,反而对跳水“着了魔”,就连夜里说梦话,叫的都是队伍里成绩*那个孩子的名字。为了能参加少儿比赛,赛前两个月手臂骨折的陈若琳,在距离比赛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胳臂仍然伸不直,执意要参加比赛的陈若琳毅然接受教练的“正骨”。
“你手轻一点啊,”这是年近6岁的小琳琳对教练说的话。她知道等待她的会是疼痛:教练让她把手臂放在平衡木上,然后拿了个板凳,压在胳臂上。
当时在场的父亲听到小琳琳的惨叫声,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孩子叫得一塌糊涂,我在旁边哭得一塌糊涂。”
于是,全家开大会,一致要求小家伙放弃跳水。但是她一定要练下去,还要参加比赛,家人怎么劝都不行。
那一次受伤,陈若琳只休息了三四天就训练了。带着这股对跳水的执着和吃苦精神,陈若琳一路从南通市体校跳到位于南京的省业余体校,后来是江苏队,再后来就是国家队了。
王鑫 水中挣扎五天学会游泳 8月11日是王鑫的生日,妈妈亲手为她缝制了蓝色碎花布大枕头,这是王鑫的“好运枕头”。 王鑫出自湖北武汉的一个贫困家庭,那时候她还叫王若雪,后来进入清华大学跳水队,“跳水女皇”伏明霞的教练于芬认为,“若”与“弱”同音,于是,她变成了现在的王鑫。
王鑫10 岁时练习体操,两年后转为跳水。她还记得,自己以前很怕水,小时候和爸妈一起去游泳池,根本不敢下去,只会守着台阶,在池边玩。
“刚练跳水,我依然怕水,教练就在我腰这里绑了一根绳子,看我迟迟不敢下去,她就把我推下去,然后我拼命向岸边划啊划。这样挣扎了5天,我学会了游泳。”
2006年多哈亚运会,是王鑫进入国家队后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她一举拿下了10米台的单人和双人两块*。2007年,她又在墨尔本世锦赛上赢得双金,向世界发出“我来了”的讯息。
2008年世界杯,王鑫没有在单人比赛中摘金,她输给了小自己4个月的双人搭档陈若琳。 8月11日是王鑫16岁的生日,她说:“奥运*是得到的*的礼物!”王鑫的生日礼物,当然还包括“小姐妹”陈若琳送来的友谊。
“希望我俩一直是搭档。” 那个蓝色碎花大枕头,此时正静静地躺在奥运村公寓的房间里,等待着王鑫的凯旋。
知道吗?田亮是一个风靡全国,一笑倾倒亿万万中国女孩的*获得者。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您那柔雅委婉的动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动作,赢得了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是您,站在十米跳台上,站在世界面前,您毫不畏惧,毫不怯场,征服了全世界,最终您跨上了世界*领奖台,您脖子上挂了一块闪闪发亮的*,您那形象的微笑有一次次历史的见证,成为中国跳水队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您再次出征,又一次站在了双人十米跳台和单人十米跳台上,您与搭档杨景辉又一次扬眉吐气地站在了那个阔别四年之久的领奖台,五星红旗再次飞扬,《义勇军进行曲》再度奏响,您又获得了一块沉甸甸的*和一块稍带遗憾的铜牌。2008年奥运圣火将撒向北京,奥运会将举行在家门口,四年后激情燃烧的17天中,我们热烈期盼你的身影再次出征,那个十米跳台,十分急切地期待您能再次站到上面,能再次为中国带来新的惊喜。
您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好好学习。长大后,我争取和你一样有着卓越成就。我在今天许下心愿,我会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而奋发。我们十分期望,我们期盼的2008年,看到您那跳入池中的水花,能再次荡漾在奥运会上,再次激荡北京,雅典不是句号,雅典只是您冲击世界尖峰的一个阶段,您的事业,一路走来,虽有挫折,但仍会一路鲜花。祝心想事成,2008年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