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是1982年4月2日,英国与阿根廷为了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 *** 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共历时74天,英国以阵亡258人,775人负伤的代价赢得了胜利。阿根廷有649人阵亡,受伤者1068人。战争结束后,战败的阿根廷军 *** 在民众的反 *** 运动中倒台。那么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何战败呢?这场战争对于两国又有何影响呢?
作为一场二战后规模更大的岛屿争夺战,战争伊始的主动权实际上是掌握在阿根廷一方的。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出兵占领马岛,俘虏了守岛英军,一度占有巨大的优势。那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何战败了呢?在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英国快速成立战时内阁,调集军力准备夺回马岛。英国距离马岛13000公里,而阿根廷距离马岛只有500公里,英军远道而来,投入的兵力也少于阿根廷,然而战争的结局却是英国胜利,马岛战争阿根廷为何战败呢?
战争爆发后,英军迅速封锁马岛海域,空袭阿根廷舰艇,切断其海上补给,逐步夺得制海与制空权,并取得了美国与北约的支持,最终赢得胜利。而阿根廷一方误判战略形势,国内国防工业体系薄弱,军队思想不统一,过高的估计了本国的 军事 实力,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败于英国。英国取得了马岛胜利,国内民众的爱国热情再次高涨, *** 权威得到提高,保守党也因此赢得了第二年的普选。反观阿根廷,战败后再次爆发了反 *** 运动,导致当时的军 *** 不得不黯然下台。
1、对形势估计不足,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战前,阿根廷是美国在南美的盟友之一,结果阿根廷过高估计了老美对自身的重视程度,认为老美会出面调停,不会帮助英国,为此没有积极备战,战略上先输一招
2、错误估计英国的反应,没有积极备战
3、武器的自给率不足,主要装备依靠进口。结果遇上禁运以后,马上抓瞎,飞鱼导弹只有8枚,打一个少一个
4、没有在马岛上兴建大型机场,所有飞机都是从陆上起飞的,滞空时间过短
5、武器装备的妥善率不足,大批炸弹未爆炸
6、地面部队抵抗意志薄弱,后来出现大批投降
阿根廷是主要是输在了技术上。阿根廷没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因此,他的军用定位、导航系统是租用的美国的GPS系统。英阿马岛战争是,阿根廷租用美国的GPS系统被停用,从而直接导致阿军的飞机、导弹都变成了“瞎子”,尤其是导弹,仅有不到10%命中目标。
同时,阿军内部的指挥系统也出现了问题。反观英军,英军在战争中使用了空中预警机,由于预警能力的加强,阿军的一切军事行动均被英军提前预警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根廷输掉战争是必然的。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阿军空军还是作战勇猛顽强。
击沉英舰4艘、击伤英舰8艘,给英军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英阿马岛战争充分体现出了武器装备现代化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拥有自己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预警机是一个军事强国必须具备的条件。这也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研制发展“北斗”系统和预警机的重要原因。
扩展资料:
战争背景
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增长却只有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 *** ,军 *** 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加尔铁里在面对严重的国内的经济问题和人权问题上。
选择经由通过自认为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缓解国内危机。于是阿根廷执政当局以巧妙的暗示表达占领马岛的意图,并且造成联合国的压力。不确定英国是否漏过还是忽略了这一警告,并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包括外交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岛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