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通常采用的比赛制度有淘汰制、循环制和混合制三种
(一)淘汰制的编排方法
首先根据报名参加的队数制定比赛轮次表,由各队进行抽签,确定在比赛表中的位置,然后把队名填入比赛轮次表中.如果参加比赛的队数恰好是2的乘方数(4、8、16等),在第一轮中所有的队都要参加比赛,如果参加的队数不是2的乘方数,经过第一轮比赛的淘汰,必须使参加第二轮比赛,排的队数2的乘方数.
(二)循环制编排方法
1、单循环比赛场数比赛轮次的计算
比赛场次计算的公式为:队数(队数-1)/2=比赛总场数
比赛轮次的计算:如果参加的队数是偶数,则比赛的轮数为数-1
如果参加的队数是奇数,则比赛的轮数等于队数
2、比赛轮次表的编排
不论参加比赛队数是偶数还是奇数,一律按偶数编排.如果是奇数,可以加一个“0”号使之成为偶数,碰到0的队就轮空一次.
3、双循环比赛轮次表的编排
双循环制比赛轮次有的排法,与上述单循环的编排相同,只是安排出第一循环和第二循环轮次表.
4、分组循环的编排
分组循环就是把参加的队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先进行单循环比赛.经过小组循环比赛,排出各小组的名次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比赛.
(三)混合制的编排方法
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制度而进行的比赛就是混合制.混合制是分为两个阶段,前采用分组淘汰制,后一阶段采用循环制,前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制,后一阶段采用淘汰制.
四、篮球比赛成绩计算方法
(一)淘汰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淘汰制只能合理地确定第一名,在必须确定其余各队名次时,应当进行“补赛”(附加赛).补赛的办法应在竞赛规程中明文规定.常采用的补赛办法是:决赛中失败的队为第二名;复赛中失败的两个队补赛一次,胜者为第三名,败者为第四名.复赛前失败的四个队进行补赛,争夺第五名至第八名.
(二)循环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循环制确定比赛的名次时,以积分多少来计算,即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弃权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在比赛结束时若干队积分相等,则按下列办法排列名次:
1、如两队以上的积分相等,则两队之间的比赛的胜队名次列前.
2、如两队以的积分相等,则以这几个积分相等队之间的比赛胜负次数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即总得分/总失分)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
(三)混合制成绩计算方法
如共分两组,第一阶段采取分组循环,第二阶段的比赛按两组相应的名次(即两小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首先交叉进行比赛,两个胜队再进行比赛决定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个负队再进行比赛决定第三名和第四名;原分组循环产生的第三名和第四名,也用同样办法决定第五名至第八名
01
篮球比赛分前、后半场,每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5分钟,若5分钟后比数仍相同,则再次进行5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三分线内侧投入可得2分;三 分线外侧投入可得3分,罚球投进得1分。每名球员各有4次被允许犯规的机会,第五次即犯满退场。
基本规则:
1、比赛方法:篮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名队员,每队目标是在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队得分。篮球比赛由裁判员、记录台人员管理。
比赛分前、后半场,每半场各20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比赛结束两队积分相同时,则举行延长赛5分钟,若5分钟后比数仍相同,则再次进行5分钟延长赛,直至比出胜负为止。在比赛时间结束时得分较多的队,将是比赛的胜者。
2、得分种类 :球投进篮框经裁判认可后,便算得分。三分线内侧投入可得2分;三 分线外侧投入可得3分,罚球投进得1分。
3、跳球比赛 :比赛开始由两队各推出一名跳球员至中央跳球区,由主审裁判抛球双方跳球,当队员跳起争夺时,比赛开始。
4、选手替换 :每次替换选手要在20秒内完成,替换次数则不限定。交换选手的时间选在有人犯规、争球、叫暂停等。裁判可暂时中止球赛的计时。
5、罚球 :每名球员各有4次被允许犯规的机会,第五次即犯满退场。且不能在同一场比赛中再度上场。罚球是在谁都不能阻挡、防守的情况下投篮,是做为对犯规队伍的处罚,给予另一队的机会。罚球要站在罚球线后,从裁判手中接过球后5秒内要投篮。在投篮后,球触到篮框前均不能踩越罚球线。
技术规则:
1、两次运球:又称”非法运球“,球员第一次运球结束后不得再次运球,失去了对球的控制以后只可以投篮、传球、除非球被另一球员接触。
2、带球撞人:持球队员推动或移动到防守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当接触的瞬间防守队员已经提前站位,则进攻队员构成带球撞人。
3、阻挡犯规:持球队员与防守持球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时,采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当的起动方法和非法的动作而造成错误的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侵人犯规。
4、打手犯规:又称”非法用手“,在运球或上篮、投篮时防守人员打手,这样就会被裁判吹其打手犯规。
5、走步:又称“带球走违例”,是指当队员在场上持着一个活球,其一脚或双脚超出规则所述的限制向任一方向非法移动。
6、24秒违例:1.当一名队员在场上控制量个活球时,该队必须在24秒钟内完成投篮。计时器是篮球比赛不可缺少的部分允许24秒时间到时篮球尚在投篮动作完毕后的飞行轨迹中,如果篮球最后触碰篮筐,则24秒计时器重置计时,如果投篮未能触碰篮筐,则判24秒超时违例;2.控制球队在24秒钟内未投篮,要发出24秒信号的声响,违反本条规则为违例。
7、八秒违例:负责进攻的球队必须要在十秒钟内把球运到对方的半场,如果在十秒之前运不过对方前场的话,那么裁判就会判给对方发球,比赛也因此会重新开始。
8、5秒违例:1. 进攻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出界外球;2. 在被严密防守时,必须在5秒钟之内传、投或运球;3.在罚球时,罚球队员必须在5秒之内将球投出。
9、双方犯规:双方犯规是2名互为对方的队员大约同时相互发生侵人犯规的情况。如发生双方犯规,应给每一犯规队员登记一次侵人犯规,不判给罚球,并且只给队员登记犯规,不登记全队犯规。
篮球比赛计分规则:
1、1分——罚球得分
本队队员无意地使球进入本队球篮计对方场上队长2分(不管球是从两分区中篮还是三分区中篮)。
2、2分——两分区的中篮
包括3分的投篮球在空中上升时被身在两分区的任一队员合法触及成为一个2分投篮,如果中篮只计2分,不计3分。
3、3分——三分区出手
包括2分的投篮球在空中上升时被身在三分区的任一队员合法触及成为一个3分投篮,如果中篮计3分,不计2分。
注:24秒信号响、比赛时间终了信号响,球仍在手中,随后的出手中篮不计得分。
请添加详细解释
在三分线以内投篮并且进球算两分。
在三分线以外并没有踩线都进算三分。
在三分线外投篮犯规,罚三球每一球算一分。
在三分线以内投篮犯规,罚两球每球算一分。
任何罚篮都算一分。
篮球计分表:
篮球(basketball),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 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主要的国际性篮球组织是成立于1932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北京奥运会男篮比赛共分四个阶段:小组赛,1/4决赛,半决赛以及决赛。
小组赛:
每六支球队为一组,分为AB两组,组内进行单循环赛。每赢一场积2分,输一场积1分,弃权积0分。小组中积分*的四支球队获得出线权。如出线两支球队积分相同,则根据两队之间的胜负关系排定座次。如出线多队积分相同,则计算得失分比(得分除以失分),得失分比越高,名次越靠前。
1/4决赛:
两个小组八支出线球队按照如下对阵比赛:
第31场比赛:A2 vs B3;第32场比赛: B1 vs A4;第33场比赛: B2 vs A3;第34场比赛: A1 vs B4
胜者进入半决赛,败者被淘汰,并将不再进行任何比赛。
半决赛:
半决赛四支球队按如下对阵比赛:
第31场比赛胜者 vs 第32场比赛胜者,第33场比赛胜者 vs 第34场比赛胜者
决赛:
半决赛胜者进行冠亚军争夺战,半决赛败者进行铜牌争夺战。
排名规则:
11-12名:小组赛两支垫底球队根据各自小组战绩排定第11或第12名。如战绩相同,则根据得失分比排定座次。
9-10名:由各小组第五名争夺,规则同第11-12名规则。
5-8名:由1/4决赛失败的球队争夺。根据小组赛战绩排定。如战绩相同则根据小组名次决定。如名词也相同,则计算得失分比决定。
篮球比赛成绩计算方法 (一)淘汰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淘汰制只能合理地确定第一名,在必须确定其余各队名次时,应当进行\“补赛”(附加赛)。补赛的办法应在竞赛规程中明文规定。常采用的补赛办法是:决赛中失败的队为第二名;复赛中失败的两个队补赛一次,胜者为第三名,败者为第四名。复赛前失败的四个队进行补赛,争夺第五名至第八名。 (二)循环制的成绩计算方法 循环制确定比赛的名次时,以积分多少来计算,即胜一场得二分,负一场得一分,弃权为0分。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如在比赛结束时若干队积分相等,则按下列办法排列名次: 1、如两队以上的积分相等,则两队之间的比赛的胜队名次列前。 2、如两队以的积分相等,则以这几个积分相等队之间的比赛胜负次数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之间比赛的得失分率(即总得分\/总失分)排列名次,如仍相等,则按他们在全组内所有比赛的得失分率排列名次。 (三)混合制成绩计算方法 如共分两组,第一阶段采取分组循环,第二阶段的比赛按两组相应的名次(即两小组的第一名和第二名)首先交叉进行比赛,两个胜队再进行比赛决定第一名和第二名,两个负队再进行比赛决定第三名和第四名;原分组循环产生的第三名和第四名,也用同样办法决定第五名至第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