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皇家马德里官方宣布,队长拉莫斯将在今年夏天正式结束16年的白衣生涯,离开俱乐部。皇马将在北京时间6月17日18时30分为拉莫斯举行告别仪式,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将出席仪式,而拉莫斯则会以视频方式出席。
1、年近而立的J罗甘愿大幅降薪,跟随恩师安切蒂诺在埃弗顿再次起航,J罗的踢法过于古典,此次师徒再聚,安切洛蒂的4231和442阵容都有J罗的位置,如果愿意做出改变更加全能,J罗或许还能抓住职业生涯巅峰的尾巴。
2、当然,那不勒斯目前仍是哈姆斯最近的目的地。在此之前,那不勒斯主教练安切洛蒂已经明确表示,他希望俱乐部不惜任何代价赢得哈姆斯。马卡说,哈姆斯的爆发让很多球队都很兴奋,但事实上,他们来晚了。
3、其次,由于埃弗顿队的主帅安切洛蒂在执教皇马时,曾与J罗有过合作经历,并且两人在共事时十分愉快(J罗在14-15赛季17球15助攻),所以埃弗顿队也会获利。
4、因而缺席了接下来的比赛,这反倒是让埃弗顿收获了意料之外的4连胜。
薪水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这是C罗离去的主要原因。据《阿斯报》透露,C罗的离开并非完全因为薪水问题。据他们了解,尤文图斯为C罗提供的年薪其实与皇马相同,两家俱乐部都为葡萄牙人开出了高价的年薪。
C罗退出皇家马德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财务原因、球队战术变化和个人意愿。财务原因是因为皇马财政调整和疫情影响,无法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球队战术变化是因为新帅试图让球队更加注重防守,改变了C罗难以发挥出自己更好的水平。
C罗离开皇马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和俱乐部的合同问题。C罗的合同将于2022年到期,而他希望获得更长的合同。他希望能够在皇马效力至少到2023年,但是俱乐部并不想给他这样的合同。
1、考虑到贝尔的薪资是皇马队内的顶薪级别,所以贝尔在场上的表现并不符合皇马的标准。再加上贝尔经常因伤缺席比赛,齐达内干脆将贝尔给弃用了,在上赛季最后的西甲比赛中,贝尔连续多场枯坐板凳席。
2、皇马在去年夏天好不容易暂时摆脱了高薪的贝尔,而且还负担着他的一部分薪水,但贝尔自己表示在租借结束后还是要回皇马效力。
3、皇马想让贝尔离开,但是不是免费离开需要支付一定的转会费。皇马是必然会让贝尔走人的,因为他在团队的贡献基本没有。
4、对贝尔的保护和对多线作战的热刺战绩,要有一个取舍,这样贝尔才能继续走上巅峰,也不得而知。
5、在皇马,贝尔的年薪高达1500万欧元,这是任何俱乐部都不愿意承担的。因此,如果不接受降薪,那么贝尔很难离开皇马。因此,有报道称,贝尔与皇马的合同还有两年,皇马愿意支付其一年的薪水,以让他尽快离队。
1、原以为人挪活,没想到马科斯略伦特到了马竞后出场时间更少。追根溯源,是因为他的防守拦截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主帅西蒙尼的战术需要。 这也再次证明,齐达内不用马科斯略伦特绝非个人恩怨,实在是皇马太子的能力不足。
2、特别是贝尔。威尔士人的伤病史太多了,在皇马阵中,他多次的因伤缺阵比赛,并且还缺席了多场的关键性比赛。当齐达内看到贝尔的体质如此脆弱时,他就做出了放弃贝尔的决定。
3、西媒表示齐达内的首选是皮亚尼奇,尤文真核与克罗斯一样都是29岁,但身体和竞技状态更出色,齐达内对皮亚尼奇很欣赏,希望老佛爷能拿下他。
4、而在去年的时候,厄德高终于打出了自己的身价,甚至还评选上了西甲的更佳球员。于是在转会期,他的转会费一下子提高到了4000万欧元。皇马的齐达内看厄德高表现如此之好,因此选择与租借球队提前一年解约,让他回来帮助皇马。
5、眼见于此,已经麻木的阿森纳球迷纷纷吐槽:怪不得齐达内两次执教皇马时都不肯重用他!想想也是,当年贵为青年欧冠赛MVP的塞瓦略斯被视作西班牙队的未来核心。
6、如果说贝尔和J罗不是齐达内引进的球员,因此不太受待见而导致被抛弃,约维奇和阿扎尔在皇马的挣扎就让外界看到了齐达内的真实执教能力。
1、世界足坛教练年薪前五甲,马德里竞技主帅西蒙尼以2400万欧元封王,曼城现任主教练瓜迪奥拉以2300万欧元位居第二名。
2、第五:马加特,山东鲁能,年薪500万欧元。目前世界足坛年薪更高的教练是意大利人,他就是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银狐的年薪高达2000万欧元,比卡佩罗足足多了一倍。
3、近日,美国《体育画报》杂志统计出了世界杯32位教头的年薪。结果,英格兰主教练卡佩罗以880万欧元的年薪雄踞榜首,这几乎是排名第二的意大利主帅里皮300万欧元年薪的三倍,德国队主帅勒夫以250万欧元排名第三。以下是详细排名。
4、在32强教练收入排行榜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多梅内克。尽管在欧洲有很多高收入的教练,但法国主帅仅仅拿到每个月4万美元的薪水,这意味着他的年薪仅仅只有48万美元,排在全部32位主帅的第19位。
5、在南非世界杯的主帅薪水排行榜上,英格兰队主帅卡佩罗以约880万欧元年薪成为32强中薪水更高的教练,比排名第二的意大利主帅里皮300万欧的年薪高2倍还要多,德国队主帅勒夫以250万欧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