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via是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接壤。国界线总长1862公里。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1月平均气温-4.6℃,7月平均气温21.4℃,夜晚平均气温11℃。平均年降水量732毫米。
拉脱维亚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有1.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千米以上的有777条。
拉脱维亚的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点海拔311米。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
拉脱维亚国土面积64589km²,人口数量189.37万(2020年)。
拉脱维亚位于欧洲东北部,西邻波罗的海,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东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全国总面积64589平方公里。
截至2021年6月,拉脱维亚全国总人口189.37万。拉脱维亚族占62%,俄罗斯族占25.4%,白俄罗斯族占3.3%,乌克兰族占2.2%,波兰族占2.1%。
拉脱维亚近几年GDP却一直维持在335-340亿美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200亿人民币,已经接近一个二线城市的水平;人均GDP高达17801美元,也就是接近11万人民币,在我国可以排到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江苏。
水系分布:
拉脱维亚主要河流是道加瓦河和高亚河。境内多湖泊和沼泽。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140个,较大的湖泊有卢班斯湖、拉兹纳湖、埃古列湖和布尔特涅克斯湖。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有1.4万条河流,其中长度10千米以上的有777条。
拉脱维亚是北约成员国。
拉脱维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004年3月29日成为北约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成员国。2014年1月1日,拉脱维亚正式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s Republika),简称拉脱维亚。国名源自民族语,意为“铠甲”、“金属制的服装”,是一个位于欧洲东北部的议会共和制国家。西邻波罗的海,与在其北方的爱沙尼亚及在其南方的立陶宛共同称为波罗的海三国。
区域位置
拉脱维亚位于东欧平原西部,临波罗的海东岸,里加湾深入内陆;同爱沙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立陶宛接壤。6458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046平方公里,内水面积25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拉脱维亚地形以平原、低地和低矮丘陵相间,四分之三地区在海拔120米以下,*点海拔311米。
拉脱维亚海岸线长307千米,里加湾深入内陆。全境地势低平,东部和西部为丘陵。边境线总长1841千米,其中海岸线长度496千米。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约一半多为可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