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足协官方表示,超过80%的足球俱乐部上报的中性名已通过审批,但仍有少数俱乐部申报的名称不符合相关要求,或还未公布。
1、年12月31日是足协规定的三级联赛所有球队上报新的中性化名称的截止日。尽管多家俱乐部尚未对外公布,但大多数球队已基本敲定,至于能否最终使用,还需要等待足协反馈。
2、中国足协要求中国足协各级职业联赛俱乐部的名称必须全部完成非企业化变更,俱乐部中性化名称不得包含具有商业性质的名称(包括股东、关联方或控制人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亦不得用名称相似或近似汉字词组),也不能使用非汉字等。
3、中国足协2021年3月29日正式公布新赛季三级职业联赛俱乐部准入名单,16家中超俱乐部在更名后首次统一亮相。
4、中国足协要求更名后16支球队对面不能带有商业广告属性,只能带有地域人文特色。足协的规定公布以后 ,引起了全国球迷广泛讨论,但有质疑争议也有担心失落。
5、新疆天山雪豹名称被否决的案例,则是足协“一刀切”的更好证明。足协主席陈戌源在之前的中性化改名会议中,特别举出了新疆天山雪豹的例子,称赞其名字很好,很有新疆文化特色。
6、时间进入2021年后,国内三级职业联赛已经提交了新名称,足协在经过工商法务以及足球专家组的审核后,也向各支俱乐部给出了答复,合格的俱乐部可以正式进行企业名称变更,广州恒大已经率先完成了“广州足球俱乐部”的变更。
俱乐部改名是为了促进发展,起个中性的名字有利于中超联赛走向国际化,个别俱乐部随着控制人的变动也在不断地更改名称,例如北京国安就曾用过北京现代、北京国安乐视、北京中赫国安等名称,这不利于联赛发展。
中超球队改名为中性的名字,一方面是有利于中超联赛走向国际化,因为一个持久的名字有利于球队建立球队文化和对外持续交流;另一方面是避免俱乐部随着控制人的变动名字也随之更改,导致球队知名度下降,不利于联赛发展。
这是中国足协要求的,目的是与欧洲看齐,要俱乐部名称中性化,这才导致所有中超球队改名。
最近的足协规定就是要所有的球队名称去企业化,名字都改为中性名字,足协这样的规定还是从我国足球长期的发展出发的,所以还是需要支持的。
说实话足协的出发点是好的。限制球队投入和球员薪水,可以使中国足球的发展趋于理性化,同时促进青训的高质量发展;推进队名中性化,有助于足球文化的培养和传承,让足球更好地扎根于球迷心中。
中超联赛每年举办一次,常规赛时间一般从三月底开始至十一月初结束。联赛采用双循环赛制,共计30轮比赛。每个赛季最终获得积分最多的球队将获得中超联赛的冠军称号。
与此同时,河北华夏幸福和重庆当代分别上报3个中性名,等待足协的审核,所以还没有消息。其他8家俱乐部方面,据悉广州恒大改叫“广州队”,而富力改为“广州城”,都通过审核。
年12月27日 12月22日在塔子湖足球基地举行的中超、中甲、乙级联赛俱乐部会议上,中国足协希望各支俱乐部为了能从更长远的发展考虑,要求各支俱乐部在三年之内完成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