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田径运动员来说吧。
马拉松世界记录2:02:57。
平均配速1000m/2分55秒。
即使田径运动的强烈爱好者,1000m的成绩也很少有跑到3分钟以内的。
而记录创造者每个1000m都要控制在2分55秒左右,且要在这种配速下连续跑42个1000m。
10000m世界记录26:17.53。
平均配速1分03秒/400m。
也就是标准田径场的一圈,他只需要1分03秒就能跑完。
只要拥有天赋,或者长期训练,田径爱好者都可以达到1分03秒的400m成绩。
但您用1分03秒每圈的速度跑一次800m(两圈),您就知道什么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而记录的创造者,要保持这种速度跑25圈。
最后这个我认为是比较*的。
400m世界纪录43.03。
平均配速10.7秒/100m。
为什么说这个成绩*呢?
因为稍微接触过400m的人,就会了解它对肉体的强烈摧残。(您慢悠悠跑我就无话可说了)
即使10.7秒的100m成绩,也是普通人类很难达到的。只有具有天赋的少部分人在经过长期训练后100m才能达到这个成绩。
很多国内一级运动员,甚至和范尼凯克(400m世界记录保持者
)比最后100m也比不过。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天堑,是很多人再怎么训练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
统一回复一下两个问题:
①关于题主的问题,本人作为一个练过田径的人来说,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了解田径体育的人就知道,我国有很多混饭吃的“职业运动员”。而在牙买加,有很多不经过训练就可以靠天赋*我等的“业余运动员”。
在只看成绩的田径场,我不认为上述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也不认为上述的“业余运动员”业余。
我们在奥运会或许可以看到那些曾经赤脚奔跑的牙买加小伙儿的身影(比如博尔特),但永远不会看到有些混吃等死的“职业运动员”。
所以拿职业性质是没法定义一个靠成绩说话的职业的(体育)。
因此我就拿高水平的运动员和田径爱好者来做比较,以体现这种惊人的差距,望周知。
②400m当然不可以简单算成4个100m成绩,这里面省略了100m加速的时间。
但一个充满体力的一级运动员,和过度劳累的400m世界记录保持者比最后100m,都不一定能跑的过,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差距吗?
千米破三分并不稀有,体校练中长跑的基本都能达到。
可有些100m曾经破十秒的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您成绩优异,我膜拜您;您满嘴跑火车,拜拜了您嘞。(苏炳添除外
)
全运会男子100m决赛成绩,这是*竞技状态+风速加持下的表现。
“口技健儿”们,出来跑两步让大伙儿瞧瞧呗。
100m蛙泳,澳大利亚选手雷瑟尔-琼斯的世界纪录为1分05秒09。100米世界记录是美国 人格里菲斯-乔伊娜 在1988年7月16日美国的印第安那玻利斯创造的,记录是 10.49"
我国的田径记录是女子100米是10.79,是李雪梅在上海第八届全国运动会创造的成绩,男子100米田径记录是9.91,由苏炳添在西班牙马德里国际田联世界挑战赛上创造的。要注意的是田径纪录不受国籍、*的限制,为公平的世界*成绩。
世界田径记录女子是成绩是10.49,是由来自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格里菲斯乔伊娜创造的记录,男子成绩是由牙买加的博尔特在柏林创造的9.58的世界纪录,田径纪录是指运动员参加国际或本国内的严格正规的田径比赛后得出的成绩为有史以来*的成绩。
亚洲田径记录:
亚洲100米*记录是10.79,成绩创造者是中国的李雪梅,200米*纪录是22.01也是中国李雪梅创造出的成绩,400米*成绩是49.08,这个记录由巴林的萨尔瓦 · 埃德 · 纳赛尔在摩纳哥所创造。
男子100米*纪录9.91,是由奥古诺德和苏炳添共同创造,两人分别赢得两次同一成绩,200米记录是19.88,由中国谢震业在伦敦创造。
来源:
2022世界杯赛程时间表
小组赛阶段:2022年11月21日到12月2日。
1/8决赛:2022年12月3日到12月6日。
1/4决赛:2022年12月9日和10日。
半决赛:2022年12月13日和14日。
3/4名决赛:2022年12月17日。
决赛:2022年12月18日。
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
第一档:卡塔尔(东道主)、巴西、比利时、法国、阿根廷、英格兰、西班牙、葡萄牙。
第二档:墨西哥、荷兰、丹麦、德国、乌拉圭、瑞士、美国、克罗地亚。
第三档:塞内加尔、伊朗、日本、摩洛哥、塞尔维亚、波兰、韩国、突尼斯。
第四档:喀麦隆、加拿大、厄瓜多尔、沙特、加纳、3支附加赛获胜球队。